花梨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给客厅撑气场的角儿红木沙发 [复制链接]

1#

古人并没有“沙发”的概念,沙发一词是sofa的音译,红木沙发则是古典家具的现代衍生品。其形制无“章”可依,不存在既定的参考范本。

紫光檀软体沙发

正是如此,市场上的红木沙发的款式变化繁多,不一而足。

总结目前市场所见,可将红木沙发宽泛的分为两大类:

其一,原汁原味承袭古典家具形制,基于罗汉床、宝座、圈椅、笔杆椅等进行尺寸上的改版;

罗汉床改良沙发

其二,借用红木的材质,采用古典工艺,但在器型上有了较大突破,且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

新中式缅花真皮沙发

今天就选取新中式及仿古四五例,为大家略解几款沙发的器型来源及其文化内涵。

1、新中式贵妃转角沙发

缅甸花梨木贵妃躺

带有贵妃躺的是近几年流行的沙发样式,虽出自于古代四美人之一“贵妃醉酒”,却有一种从西方传来的错觉。

贵妃转角沙发

红木为骨,布艺为肉,在器型上完全脱离古典形制,却又借隐隐绰绰的雕花,圆润的转角,表现出古典主义的柔美。

2、圈椅改良沙发

眀式圈椅

圈椅是交椅演化而来的,是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一把椅子。其明显的特征是靠背连着扶手,一顺而下,形成优美的圆弧。

图为皇宫圈椅

皇宫圈椅在圈椅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增加托泥,设束腰,牙板、腿足施以雕花,更显皇家的尊贵气势。

皇宫圈椅改良沙发

圈椅——皇宫圈椅——圈椅沙发,这种改良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器型之美,只在尺寸上等比例放大缩小,虽是现代衍生品,却没有丢失古典韵味。

3、笔杆椅改良沙发

仿王世襄款笔杆椅

笔杆最早源于明末流行的“柳绦式”窗棂,其“疏而且减”,垂直并列,有如“入竹万杆斜”的雅趣,讲这种美运用到家具上就是“靠背如齿如梳”的笔杆椅。

改良版笔杆椅沙发

这款沙发取材于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里的经典款笔杆椅,通体不施任何雕花,仅以结构美取胜;腿足直接落地,罗锅枨,裹腿做、矮老均是竹文工艺,得竹之清韵,秀气雅致。

4、罗汉床改良沙发

紫光檀三围板罗汉床

罗汉床在传统家具中和沙发最为接近的,功能也与沙发类似,主要在于床围子的变化,因此改良起来也不费力。

改良三围板沙发

这一款三围板沙发就取材于经典器型——三围板罗汉床,三块围板,大大简化沙发“五花八门”的靠背扶手,更贴近奉行极简主义的现代人。

仿王世襄款曲尺罗汉床

曲尺纹最早是古建筑栏杆上的装饰,“移植”到家具上,就是小木件攒接而成的曲尺装饰,《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里说,这种攒接工艺能分散受力,更为牢固。

曲尺罗汉床改良沙发

改良的曲尺沙发基本上是原封不动的照搬照抄,罗汉床变成三人位,又增设了单人位,这样既可以当罗汉床,又可以当沙发,使用灵活。

5、宝座改良沙发

图为卷书头宝座

宝座不是一般家庭的家具,明清时期置于皇帝或后妃寝宫的正殿,后置屏风,边置香几、宫扇等。宝座形制比较大,造型和罗汉床有些类似,体积相对较小,一般单独摆放。

宝座改良沙发也最大限度的还原宝座原型,拐子龙纹和扶手寓意多子多福,三人位宽敞大方,厚重沉稳,虽是“落入寻常百姓家”,仍保留了几分皇家的大气。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在选购红木沙发时,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工艺及审美,比单纯的看和摸来得更实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