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韵流芳浅谈中国古代坐具一 [复制链接]

1#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在古代中国,任何家具不论在外形和功能上也很讲究,每件家具也有其特定用途,例如「桌」虽实用,但却欠缺陈设功能;「案」既可用来读书写字,也可作装饰之用,所以能登大雅之堂;而「几」则多作休闲用。除了案桌,椅子也可细分为不同类别,而今次会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

古代的椅子除了基本功能,还是体现礼仪和彰显阶级的工具。最早的椅子出现在唐朝(-年),由矮床和胡床融合而成,在宋朝(-年)时得以改良,使整体结构更接近我们熟悉的模样。受男尊女卑思想影响,古时只有家中的男主人或来宾才能坐椅子,女性除了静立一旁,就只能坐马扎和圆凳,可见椅子早已是身份象徵。到了明朝(-年),椅子的结构造型均出现了不同款式,在装饰上也愈来愈讲究。以下会逐一介绍两依藏博物馆中不同形制的椅子。

圈椅,又称罗圈椅,源自唐朝,盛于明朝,是最经典的明式家具。从外观上而言,圈椅秉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圆地方」─上半部分的椅圈弧线流畅,下半部分则方正敦实。靠背板故意弯曲成「S」或「C」形,贴合人类脊椎线条,使人感到十分舒适。严整的线条烘托出圈椅的气势,有的还加上雕刻和镶嵌,更能突出使用者的身份、气质和地位。

紫檀圈椅一对

十七世纪

紫檀

高x宽69x长55公分

两依藏博物馆藏

酸枝圈椅一对

十九世纪

酸枝和黄杨木

高x宽72x长74公分

两依藏博物馆藏

另一种典型明式椅子是官帽椅,因其搭脑形似官帽双翅而得名。和圈椅一样,官帽椅的靠背板符合人体工学,而且造型简洁、线条利落,不论正式场合或是休闲聚会都适用,因此在明清时期深受文人雅士、普通家庭喜爱,并广泛使用。官帽椅主要分为两种─「四出头」和「不出头」,前者的搭脑和扶手都探出来,而后者搭脑和扶手都不出头且向下弯扣。正如下图来自本馆馆藏的两例。

黄花梨南官帽椅三张

十七世纪

黄花梨

高x宽69.5x长61.5公分

两依藏博物馆藏

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

十七世纪

黄花梨

高.5x宽62x长51公分

两依藏博物馆藏

交椅在唐朝已经出现,并在宋朝盛行,它的原形是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摺叠的椅具,亦称「胡床」,改良而成。由于交椅可以摺叠,便于携带,因此在狩猎或是郊游时也会使用。与此同时,交椅亦是彰显地位的象徵,仕官贵族和有名望的人才拥有。交椅传世量少,下图由本馆收藏的黄花梨交椅就是一例。

黄花梨交椅

十七世纪

黄花梨

高89.5x寛52.5x长56.5公分

两依藏博物馆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