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代的冰箱长什么样子 [复制链接]

1#

你知道在我们国家先秦时期就有冰箱了吗?

是不是再次折服于我们那些迷人老祖宗的无敌智慧?

现在家庭使用的冰箱最早可追溯到年,德国化学家、工程师卡尔·冯·林德发明了以氟为制冷剂的冷冻机,后来,他将工业用冰箱加以改进。使之小型化,于年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人工制冷的家用冰箱。这种蒸汽动力的冰箱很快就投入了生产,到年时,已在德国和美国售出了台。

本土冰箱长什么样子,这要从先秦时期说起。那会不叫冰箱,叫冰鉴,由青铜器制成,为复合容器,即是鉴与缶组合。什么是鉴,指盛水的大盆,比盘大,比盘深,一般是圆的,冰鉴放冰,和一般的鉴不一样。缶是一种小口大肚子,形状类似壶、罐的盛酒器。分陶、铜两种质地,相对来说,陶缶流行的时间比较长,可能与它轻巧和便于制作有关。冰鉴的最准确说法应该叫鉴缶。

年,湖北随县擂鼓堆曾侯乙墓出土过很多大型器物,其中有一对冰鉴,铸造非常精美。此冰鉴鉴为方形,缶为铜缶。

最早的冰鉴不是用来存放食物的,而是用来冰酒。酒是装在缶里,缶是冰在鉴里。

这里要插一句,古代贵族为什么这么离不开冰?作者私以为,吃得太好了,大夏天吃肉,身心躁得慌,可不得要冰块去去燥。从西周时期开始,周天子以及高等级贵族为了赏赐亲近的卿大夫和士,往往会在夏季赠给他们冷饮,以示恩宠,名曰赐冰或颁冰。

到明清,就有了木料做的冰鉴,通常以黄花梨木或红木制成。外观呈斗型,两侧有铜环,方便搬运,内层还有镀锡,防止水长期浸泡木质箱子后腐蚀。直到清朝,木制冰鉴已广为人们使用,名为“冰桶”。

“冰鉴”这个名字一直持续到清朝,直到乾隆皇帝时御制掐丝珐琅冰箱,才将“冰鉴”更名为冰箱。乾隆帝御制掐丝珐琅冰箱现在于故宫博物院,这审美真的很乾隆。

如今冰箱走进了千家万户,但在古代,通过冰鉴能够实现冷冻食品及室内“空调”降温的效果,不得不对老祖宗的智慧竖起大拇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