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缅甸花梨再涨10,三大口岸全线停供 [复制链接]

1#

春节开工后,以大果紫檀、刺猬紫檀、阔叶*檀、巴里*檀为代表的传统红木主力用材,基本都有10%以上的涨幅。以缅甸花梨(大果紫檀)为例:目前,35-40厘米口径的缅甸花梨常规方料,吨价已至3.4万-3.6万,较之春节前后的价格,涨幅10%左右。

缅甸花梨的学名为大果紫檀,木纹清晰、材质坚硬、密度高,且颜色偏红,有些部位有明显的虎皮纹,并散发一种悠远醇厚的果香味,有稳定人体中枢神经的作用,在红木中以稳定性强著称。

与传统“老三样”(海南*花梨、小叶紫檀、老挝大红酸枝)相比,缅甸花梨价格低之数十倍至几百倍,而材质上不亚于“老三样”。

近年来,随着各原产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红木国家标准》五属八类33种原材料限制出口的加剧,国内红木原材料价格一路攀升,特别是今年以来,更是出现疯长的态势,那速度有点像你醉驾都追不上的样子!

回想在年的时候,谁能想得到,老挝产地大红酸枝几年后在市场价几近绝迹?曾经常见的净42公分的料会变成按根、按块卖,还可遇不可求?年时,红木行业的主流还是做大红酸枝。

那时的花梨便宜,本小,利也少。那时花枝花梨在产地不分价格的,只在国内市场上按品质区分卖,花枝也就是比花梨多1一2千元/吨,差很少。那时分的还没那么细,经常碰到买的花梨里有花枝、花枝里有花梨。

08年缅花在产地的收购价/m3左右。量方也都是自己量,算成吨的话会多出不少头寸。

在深圳牛湖市场上,当时30公分缅花的市价大概在-一吨,受欢迎的大方料也只比普通货贵一点,高一千左右,不像现在这样会有成倍的差距。

那时候,30公分是起步,50公分以上的方料算大,80公分~1米口径的原木很常见,1.5米宽的大板也不少,1.8米宽的才是亮眼的好货。

年,缅甸花梨木通货的价格已经是08年时的5倍了,但是对于红木价格的涨势来说,让人印象更深刻的是缅花的尺寸十年间不断缩水。

最常听到的感慨是:现在的料尺寸越来越小,价格却越来越高。

1.8米口径的缅花似乎成了传说;1.5米口径的几乎绝迹;1米口径以上的实属罕见;80公分~1米口径的曾经很多很常见。现在也许还能找到,不过都已归入极品料,要按根、按块论价卖了。

红木的生长周期很长,成材速度远远赶不上市场消耗,近的砍完了,只能往远处去;有路的地方砍完了,往没路的地方去;大的砍完了,只能砍以前看不上的小的。所以越来越小,越来越少,越来越贵。

年,谁能想到,多得能填山坳的多哥、贝宁两国的非洲花梨木,仅两三年时间就被砍得退出市场?

年,谁会想到,十年后1米5的缅花已经绝迹,1米以上的都是罕见?80公分的都已成极品大料?

作为优质传统红木用材,大果紫檀近几年无疑是被低估的,其市场表现和市场价格并没有反应出它的材料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资源状况。随着产地资源的进一步消耗,以及国内红木消费者的日渐成熟、红木市场的沉淀,其突破的临界点终将到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