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木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木之一(它与紫檀木、鸡翅木和铁力木并称古代四大名木),它的学名叫降香*檀,别名又叫海南*檀、海南*花梨或花梨,属豆科类植物,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用*花梨木雕琢而成的家具,木质坚实、花纹漂亮,而且散发出清幽温雅的降香,其枝叶根系还是中药,在明末清代,备受皇家贵族喜爱,导致那个时的人们代乱砍乱伐,加上该树种生长缓慢,产地又受气候环境局限,因此,*花梨木在近代几乎频临灭绝,目前是很珍贵的木材。
*花梨木制作的家具
*花梨适宜生存的环境
*花梨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不耐寒,一般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海拔在-米左右的地方,要求阳光充足,年平均气温在23--25℃,干湿季明显(雨季的降水量必须在1毫米左右),而且对土壤也有要求,适宜*花木生长的土壤为褐色砖红壤和赤红壤。
海口公园里的*花梨树
*花梨对地势要求不算高,在坡地、山脊、岩石缝隙等位置都可以生长,但怕隐蔽密林,一般幼小的树苗在隐蔽的密林中,生长特别缓慢,只有在开阔光足的地方,才可以茁壮成长。
因此,能符合上述条件的地方,是少之又少,在我国只有广东、广西和海南的局部地方,才适宜*花梨生存,能保证充足阳光和雨量的开阔地,就会更少,所以,农村有句俗语,叫作“*花梨易活,成才难”,这充分说明*花梨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苛刻。
*花梨频临灭绝的根源是什么?
民间普遍将*花梨稀少的根源,归咎于*花梨生长缓慢,多数人说*花梨生长特别缓慢,上百年的树,树干也只不过直径才20公分左右。对于这样的观点,其实也有不同的声音,我就看到这样一个视频,他家的一棵*花梨才十一年,树干就有20公分左右(见视频),这说明*花梨还是可以快速生长的,只是适宜它生长的环境地带太少。
00:21
我个人认为,*花梨之所以频临灭绝,除了*花梨对环境的要求比较严苛之外,主要原因还是过去护林不力,尤其是在明清时代乱砍乱伐现象严重,几乎将成才的树木尽数砍伐,又没有人接着栽种,才导致了今天这种树木的稀少。
因此,对于主题提出的问题,我认为是可以有条件采纳的,既然这种树木濒临灭绝,为什么在适合它生长的广东、广西和海南,农村不大面积栽种这种树呢?或许就是大多数农户觉得,投资这个周期太长,说不准今生都难得收益,这可能才是大多农户不愿植树的根源。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花梨的高额利润,驱使不法分子盗砍盗伐,据说在海南,*花梨板材的价格已经是按公斤计价,有时会达到每公斤近万元,这样的高额利润,难免会有人为之铤而走险。
价值百万的*花梨家具
结束语
既然大多数农户不愿意种树,那植树造林的任务就得落在社会公益团体身上,当然,也还是应该想办法鼓励广大农户植树造林,不仅是要种植像*花梨这样的稀有树种,其它树种栽植面积也需要扩大,俗话说,先人栽树,后人乘凉,如果先人都不栽树了,那后人又拿什么可以乘凉?
这里,我还是想再建议民*部门,有必要改革殡葬方式,将火葬改为土葬+树葬,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土地资源,还可以为后人积攒大片的森林财富,也是对自然环境的最好保护。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以上是爱旅游explore的个人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