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玩文化之佛珠手串文化,佛珠的起源和数量 [复制链接]

1#
拉萨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31118/4292725.html

当下人民都喜欢把玩一些手串啊,葫芦啊还有核桃等文玩,尤其是*核桃,虽说是玩物丧志吧,但是文玩总归是引领了时尚,尤其是手串更是意义非凡。

手串最早是僧人手里拿的佛珠,又叫念珠,最早起源于古印度人缨珞鬘条缠身的风俗,后来一直延续到中国,之后变成了僧人在修行或者念佛时计量用的法器。

从佛明示波流离王开始,佛对他说,要消灭烦恼和业障,需要用绳子穿颗木槵子,随身携带,无时无刻的去拨佛珠子,数二十万遍,则身心不乱,数一百万遍,则消除业障,永不烦恼。之后波流离王让人们开始加工木槵子,分给了皇亲国戚,让他们时常诵念。

佛珠分为持珠、佩珠和挂珠,僧人一般是脖子上有挂珠,手里还有持珠,现在我们玩的手串一般是小颗粒的佩珠在手腕上戴着,而手里拿的大颗粒的一般是十八颗珠,多以名贵的材质组成,现在我们玩的比较好的材质是紫檀木、*花梨木居多,也有用菩提子、金刚子和桃核制作而成。

18颗手珠和颗意义相同,表示六根清净,祛除烦恼,也有做成14颗的,表示观世音菩萨的十四无畏,还有21颗,27颗等等,有诸多讲究,喜欢的朋友可以去搜一下。

在印度还有一个手串的分支,叫辟邪手串,是用印度独有的辟邪木加工而成。相传当年菩萨修行,当时印度连年征战,民不聊生,战乱饥荒外加瘟疫横行,于是菩萨把甘露洒向林间,被点化过后的草木治好了疾病,于是印度人称这些树木为辟邪木,人民把这些木头加工成手串辟邪消灾。

在漫长的发展中,把玩佛珠有着诸多讲究,比如碰过荤腥之手不能触摸佛珠,从事体育活动不能碰佛珠,上厕所都需要摘下佛珠放到上衣口袋里等等,所以佛珠已经是一种体现一个人自身修养的象征,尤其是经过主人无数个日夜的把玩,让佛珠好似经历了洗礼,佛珠的色泽也会透露出光泽,不仅如此,作为艺术品的佛珠手串还有很高的保值和升值潜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