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木中林黛玉因病而美的瘿木 [复制链接]

1#

瘿木的“瘿”,在医学上指各种组织的病理性增生,而沿用到木材上,指的是“树瘤”。通常说的瘿木多为树根或树干部位结瘤的瘤瘿、根瘿,以及树木在艰苦环境中生长紧压,或者受伤自动愈合结痂而形成的水波瘿等。

苏轼曾说过,“木有瘿,石有晕,犀有通,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也”。瘿木多产于辽东、山西、四川等地,不是某一树种,而是泛指所有长有结疤的树木,结疤也称为“瘿结”,生在树腰或树根处。将瘿木剖开后,会因树种质地的不同而呈现独特的花纹样式,秀妍奇丽、自然成趣,如葡萄纹、山水纹、芝麻纹、虎皮纹、兔面纹等。

瘿木根据生产地的不同,瘿木又可以分为南瘿、北瘿。南方多枫树瘿,北方多榆木瘿。南瘿多蟠屈奇特,北瘿则大而多。根据木材的不同,可以分为楠木瘿、桦木瘿、花梨木瘿、榆木瘿、黄金樟瘿等,不同树种的影木,呈不同花纹,如:

楠木瘿——木纹呈山水、人物、花木、鸟兽状。

桦木瘿——木纹呈小而细的花纹,小巧多姿,奇丽可爱。

花梨瘿——木纹呈山水、人物、鸟兽状。

柏木瘿——花纹呈粗而大的花纹。

榆木瘿——花纹又大又多。

枫木瘿——花纹盘曲,互为缠绕,奇特不凡。

黄金樟瘿——花纹多为圈状、水波纹状,多而饱满。

《博物要览》介绍花梨木产品时提到:“亦有花纹成山水人物鸟兽者,名花梨影木焉。”我国辽东、山西、四川等地均有生产。《博物要览》卷十云:“影木产西川溪涧,树身及枝叶如楠。年历久远者,可合抱,木理多节,缩蹙成山水人物乌兽之纹。”

瘿木纹理奇特,具有特殊扭曲的花纹,有时包括多数小的节状生长物,使其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在《格古要论》中,“满架葡萄”便是用一串串葡萄来形容瘿木美丽的花纹。《博物要览》的作者谷应泰曾于重庆余子安家中见一桌面,长一丈一尺,阔二尺七寸,厚二寸许。满面胡花,花中结小细葡萄纹及茎叶之状,名“满架葡萄”。

瘿木产量不高,在家具制作中多作为家具表面的镶嵌。明初家具开始用瘿木做装饰材料,清中期之后,瘿木大量出现在红木家具上。由于瘿木大材少见,多被用于桌芯、椅背芯、柜门芯的加工制作上,橙黄的色纹与硬木的深沉巧妙的搭配起来,相映成辉,高雅华丽。但是,由于瘿木是树木生病后所生的树瘤,错节而生,纤维纷乱,没有像真正木材那样硬实,在制作家具芯板的时候,常常会采用“井”字托带,以增它的承受力。清代家具多采用进口沉香花梨瘿做镶嵌。也常用瘿木制作小型摆件、笔筒等文房用具。

瘿木制成的家具或摆件,年代越久越是漂亮。收藏家也积累了许多使用经验。例如,使用瘿木家具要经常擦摸。擦,是用布擦,或用棕老虎擦。使得家具表面的浮蜡去掉,渗入木纹里面的蜡保持住,木质亮而不燥,呈现出润泽、含蓄、古朴、典雅的气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