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小件赏玩的历史由来已久,且随时代更迭而变化。唐宋时,文房小件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文人四艺”(琴棋书画)及“生活四艺”(点茶、焚香、挂画、插花)有关。宋人赵希鹄《洞天清录》中即有对钟鼎彝器、怪石砚屏、古今石刻等的欣赏。到了明初,曹昭在《格古要论》中又加入金铁漆器、锦绮异木诸种。晚明时,文人将玩好之物推及至室庐建筑、几榻家具、佛龛造像、蔬果禽鱼、衣饰游具,乃至园林设计、空间搭配等。因赏玩范畴的扩大,“文房小件”一词难以涵盖,便称“杂项小件”。
杂项小件很可能是传统美术工艺中最大的一个门类。其用途类别浩繁,包纳各种材质,技术精巧或简朴,有矫揉造作者,也有浑然天成不留斧凿痕迹者;其使用者涵盖各个阶层,从王子嫔妃、文人武将,到僧人居士、土豪商贾,形成了带有不同生活背景的物件类别。至今存世的古物中,这样的小玩意为数最多,皆属古玩杂项,且与传统“文人文化”的审美意趣不无关系。
年,收藏家马科斯·弗拉克斯(MarcusFlacks)将其二十年间经手、研究的珍稀木作小件整理出版了《CustodiansoftheScholar’sWay》一书,在圈里引起了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