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海岩,熟悉他的人不少,根据他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玉观音》、《永不瞑目》、《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一场风花雪月的事》等一度创造了当时收视率的超高记录,其成名作是《便衣警察》。那时候他的小说稿费高,编剧的电视剧也都长,所以挣了不少钱。
估计是钱挣太多了,闲钱不知道怎么用,后来开始迷恋上了收藏,这事还和马未都有关系。马未都比海岩小半岁,不敢说是师父带徒弟,但绝对是海岩收藏的领路人。海岩问马未都古家具是怎么一回事,马未都说你要是有兴趣我带你去看看。马未都把海岩带到一个北京做古家具生意做得很好的一个店里,指着一个独白板的*花梨案子对海岩说,这东西不贵,也就十几万块钱。海岩的悟性非常高,和店主第一次见面就算给店主捧个场,把这个案子买了。
海岩喜欢家具的时候*花梨已经变得非常贵了,但有一种家具家相对来说并没有那么贵,那就是新的*花梨家具。当时稍微贵一点的是海南*花梨,越南*花梨并不贵。马未都就带着海岩到另外一个人的店里去看,看见又有一张独板的*花梨桌子,桌子上面28个疖子。马未都数完疖子,对海岩说这东西太好了,28正好代表28星宿,浑然天成,东西难得,马未都说你买吧。
收藏或熟悉*花梨的藏友都知道,*花梨讲究疖子,这种疖子被明朝学者曹昭誉为“可爱之*面”,业内俗称*脸。
就这样,海岩被马未都领进*花梨收藏的大门后,对收藏开始痴迷,到最后,老的*花梨马未都比海岩熟悉,对新的*花梨材质海岩比马未都还灵光。因为老的比较简单,新的是什么地方来的都有,全世界的好材料现在都奔中国来了,而马未都以前学的时候并没有海*和越*之分。
就这样,海岩费了大量的心血,陆续买了近千件的新*花梨家具,后来东西太多,就在北京郊区,按照王世襄先生的构想做了一个*花梨研习馆,现在叫北京*花梨博物馆。
年开馆的时候,海岩请马未都去看,马未都着实吃了一惊,觉得里面太奢侈了,到处都是*花梨家具,弄得雕梁画栋的。没去过的人不能想象,里面都是按照古人的生活场景来陈设家具,还可以住人,还有吃饭的地方,马未都还在那里度过一次年三十。
海岩对*花梨家具的痴迷超过了马未都的估计,把*花梨收藏做到如此的地步,按马未都的话说在中国算得上是独一份,尤其对新*花梨家具的研究和收藏,已经超越了领路人马未都。虽如此,但笔者坚持认为,要论价钱,恐怕还是马未都的明清古家具更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