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木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物得其宜文化展,那场黄花梨盛宴整十年
TUhjnbcbe - 2023/8/8 21:51:00

年七月,一场名为“物得其宜”的*花梨文化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幕,一百多件各式精品分为五组与公众见面。

“物得其宜”出自《诗经.小雅》,“万物之生各得其宜也”。材美而坚的*花梨和工朴而妍的明式家具相结合,顺应天时、水到渠成,两两相得益彰。从名字上就能看出主办方策划这场展览的初衷。

序章以海外名家旧藏为切入点,拉开“物得其宜”展的大幕。这与*花梨收藏的缘起相吻合,毕竟是西方人士后来发现并欣赏它们,视之为古董艺术品。

图二的明*花梨霸王枨嵌石面方桌和这对南官帽椅,分别与艾克和安思远先生有过交集。他们是*花梨文化传播中里程碑似的人物,作为近代和现代*花梨收藏中的代表再合适不过。

画面一转,来到“史海沉钩”部分。海南原住民使用的牛铃、犁耙等生活用具历历在目。这是海南*花梨物竞天择为人所用的早期实例。

由农具变为文房用具,木头还是那个木头,外观不同,粗鄙成了雅趣。海南*花梨从寻常百姓家到大雅厅堂,就发生在明至清前期这短短的二百多年时间里。

比较有意思的是第三部分。“淮南为橘”比喻海南岛上出产上好的*花梨,而一海之隔的越南*花梨毛孔粗、纹理粘连、油性小,言下之意就是“淮北为枳”。

将海*与越*对比展示,和明清老家具同场混在一起,反映出十年前人们对*花梨藏品的木料价值和古董价值区分得还不是特别清晰。

由料到工,接下来进入“巧夺天工”环节,展出渐入佳境,最后进入“四海藏珍”版块,将活动推向高潮。

欲知详情如何,我们明天继续。(部分图片来自关孙六、枫丹丽舍、豆汁儿和心通天下博客,深表感谢!)

1
查看完整版本: 物得其宜文化展,那场黄花梨盛宴整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