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木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晚清花梨木蟋蟀探筒一套之虫具
TUhjnbcbe - 2024/3/27 17:42:00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到斗蟋蟀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蟋蟀罐,除了蟀蟋罐,人们想不起其他什么值得收藏的虫具。其实,像蟋蟀称,以及过笼、水槽、探筒、罩子、水牌、净水瓶、竹夹子、蔴刷子、竹制食抹等小杂件,也可以玩出花样。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先生撰《秋虫六忆》中第四章节“忆斗”中记载:北京斗蛐蛐,白露开盆。早虫立秋脱殻(音俏),至此已有一个月,可以小试其才了。在上局之前,总要经过排。所谓排,是从自己所有的蛐蛐中选份量相等的角斗,或和虫友的蛐蛐角斗。往往赢了一个还不算,再斗一个,乃至斗三个。因为只有排的狠,以后上局心中才有底,同时把一些不中用的淘汰掉。排蛐蛐不赌彩,但须用称儿(即戥等子),yao份量,相等的才斗,以免小个的吃亏。蛐蛐称是一个长方形的匣子,两面插门。背面插门内镶有玻璃,便于两面看份量。象牙制成的戥子杆,正背面刻着分、厘、毫的标志,悬挂在匣子的顶板下。杆上挂着戥子铊。随着称儿有四个或六个舀子,供几位来斗者同时使用。少了不够分配,蛐蛐约不完,耽误对局进行。罩子有两种,一种是捉蛐蛐的,一种是在斗坛中,防止蛐蛐跳出来的网罩子。黄铜丝编制而成,做工、材质极其考究。舀子作圆筒形,用竹筐内壁(竹黄)或极薄银叶圈成,有底有盖,三根丝线将筒和盖连接起来。线上端系金属小环,可挂在戥子的钩上,这是为装入蛐蛐称份量而制的。几个舀子重量必须相等,毫厘不差。细微的出入用黄蜡来校正,捻珠黏在三根丝线聚头处,籍以取得一致。提舀仅一端有洞的因不能穿行,已不得称之为过笼。北京有此用具,名曰提舀。竹制,上按立柄,用以提取罐中的蛐蛐。捉蟋蟀是用不上的。探筒主要是用于放置挑逗蟋蟀相互战斗的探草,像象牙、紫檀这样材质的探筒,价格尤为昂贵。除了材质之外,雕工也非常重要。蛐蛐探子是用一根竹篾儿,探草是用老鼠的胡须做的,斗蛐蛐时,先用蛐蛐探子伸入笼或罐中撩拨蛐蛐,以招其怒,引着蛐蛐去“掐架”。过笼北京又称串儿,谓蛐蛐可经两孔串来串去。腰长形的即外壁一边为弧形,可以贴着盆腔摆放。一边外壁是直的,靠着它可以放水槽。这是养盆中的用具。名贵的过笼同样分万里张、赵子玉两个系列。《虫鱼雅集》讲到:“水槽亦有真伪。至高者曰蓝宝文鱼,有沙底,有瓷底。次则梅峰、怡情、宜春、太极、蜘蛛槽、螃蟹槽、春茂轩,不能尽述。”怡情朱色勾莲于嘉、道时。春茂轩各式乃太监小德张为慈禧定烧,出光绪景德镇窑。昔年笔者一应俱全,且有德化白瓷、宜兴紫砂以及碧玉、白玉、玛瑙者。此外还有放在每一个罐上的水牌。扁方形,抹去左右上角。考究的为象牙制,次为骨或瓷。正面写虫名、买的日期、产地及重量。背面为每次战斗记录、包括日期、重量、战胜某字某虫等。它分明是为蛐蛐建立的档案。

本套藏品探筒为花梨木雕琢,探杆为虎骨雕琢,探须为虎须,难得完整成套。拍摄技术不行,拍不出实物的效果。

1
查看完整版本: 晚清花梨木蟋蟀探筒一套之虫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