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海口的天气依然阴沉,我更改了计划,临时决定前往海南博物馆参观。
模拟当年南海上的中国商船一早近08:00点,我先后乘坐了11路和43路公交车。来到海南博物馆还不到09:00点。等了片刻,博物馆才开门纳客。虽然我已经来到现场,仍需要网上预约,当然少不了体温监测的环节。
海南博物馆开馆于年。看起来由众多的矩形空间组成。据说这种设计象征了无限的包容性。也表达了海纳百川,吸引天下来客的理念。
模拟发现和打捞“华光1号”沉船海南博物馆自然是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展示的也是跟海南本省相关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物产等方方面面。通常海南博物馆有4个常设基本陈列。即《海南馆藏文物陈列》、《海南历史陈设》、《海南少数民族陈列》及《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
模拟“华光1号”沉船现场由于我的时间有限,我选择了我最感兴趣的华光1号沉船。博物馆模拟了当时发掘的场景。而真正的沉船船板还浸泡在一旁实验室的药水中。当然它出水了上万件的瓷器,既有科研价值,又具商业价值,现在看来价值连城。这也说明了多年前“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模拟沉没海底的中国瓷器随后,我又参观了“木中皇后”海南黄花梨陈列。花梨木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因为有足够的硬度,成为高档家私的原材料。在国内自唐代以来至清朝,花梨木都是进贡给朝廷的御用之品。
出水以后的古代瓷器我接着又参观了“香中魁首”海南沉香陈列。通过展厅复原了白木香树自然生长环境以及展示人工制香的流程,来揭示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而我印象深刻的当地少数民族用沉香木制作的木桶。
沉香木桶我在海南博物馆一阵走马观花。但毕竟这是快速了解当地文化的有效途径。我想总比不了解的要好很多。总之,我是收获多多,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