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观察,二战时期的航空母舰会发现和现在的航母有些不同,因为它们的甲板竟然是木头做的,而且不单单是航母,很多二战战列舰的甲板也是用的木头制作,这是不是让你很意外?作为最容易被攻击的位置,二战航母的甲板为何非但不用钢铁,反而用了看起来根本不经打的木头材料?
传奇航母企业号一说到木头甲板,大家首先就会想到日本联合舰队的航空母舰,在中途岛海战中,美国航空兵一枚公斤的炸弹,像一把从天而降的利刃一样直接洞穿了日本航母的木头甲板,并炸断整条航母,有人或许会认为,日本使用木头甲板航母多半是因为穷用不起钢铁,这还真不是,事实上,当时除了英国,大多数的航母都用了木头,美国也不例外。
日本海军都有钱造航母了,那么甲板上多有点钢铁能多花多少钱呢?实际上,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航母,它们的甲板使用的可不是一般的木头,而是能和黄花梨媲美的柚木,这种树木一般生长在东南亚,动辄达到50米高,简直是参天大树,树材坚韧且抗腐蚀,放到航母上特点就更明显了,目前有不少高端家具就是用的柚木,柚木需要50年才能长成型,而且当时各国为了造船把柚木砍成了珍稀物种,也不见得他们比钢铁便宜在那儿,奇怪吧,既然又不便宜用他干什么?
二战时期的大海战,以太平洋为例,舰队每天游弋在热带、亚热带上,没有空调的航母舰员们酷热难耐,如果用了钢铁甲板,金属良好的传热能力会让航母内部变成蒸炉,士兵不被烫伤算好的了,何来的功夫去打仗呢?但换成柚木,木头本身就能隔热,可以缓解士兵酷热的战斗环境,随之而来的就是另一个问题,飞机的起飞问题,二战时候的战斗机轮胎大部分都是空心的,就像汽车轮胎温度一高,胎压就会猛增。烈日炙烤下,往路边丢个鸡蛋都能烤熟,要换成钢铁甲板的航空母舰,那不就变成烧烤架了?所以后勤就需要不停的给飞机轮胎浇水降温,换成木质甲板,散热能力会增强,原理也很简单,夏天摸下树皮,在摸下铁皮,感受一下区别,冷暖自知。
英国装甲航母光辉号大家可能会疑惑,通过前面的描述,好像并没有感觉到木质甲板航母有啥太厉害的地方,其实这种航母还有个最厉害的地方,那就是便于维护,以美军企业号航母为例,这是一艘把日本海军气得直流眼泪的劲敌,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企业号恰好被云层遮住,日军航空兵未能发现,企业号躲过一劫,年,日军18架99舰载机拼尽全力的攻击企业号,想要一血中途岛之耻,整整7枚炸弹落到达到企业号上面,企业号的甲板瞬时燃起大火瘫痪在海面上。
按理说,企业号算是必死无疑了,没想到接下来短短一个小时内,企业号就把部分甲板给重新铺好了,并恢复了舰载机的起降能力,没过10天,企业号又参与了圣克鲁斯海战,但这次企业号再次被铺天盖地的炸弹击中,结果还是被美军迅速修复,日军再甚至派出神风敢死队去撞击企业号,然而企业号则相安无事。
往往一击就沉的日本航母纵观企业号被袭击的全部经历,为什么他每次都能被快速修复,快速恢复战斗力?企业号的木质甲板功不可没。航母使用的柚木不怎么抗打,但并不意味着钢铁就能扛得住打,这就好比然穿一个短袖挡不住子弹,那穿一个羽绒服同样也挡不住子弹。都扛不住的情况下就比谁修得更快了,木质甲板坏了只需要切割一块,又填补上去就行。而灌注钢板则需要拿1块1块的小钢板往上面焊接,费时费力。等天上盘旋的舰载机都等得没油了,估计也修不好,所以修得越快,抢救的成功概率就越大,损失也就越小,自然木质甲板要比钢铁甲板更抗打了。
大家或许仍保持一种怀疑,如果用钢板岂不是可以弹开炸弹提高生还的可能?这种情况就得问问英国皇家海军了,英国的皇家海军非常注重航母的防护能力,比如光辉号,他在甲板就是1块1.5英寸厚的钢板,结果被德军两艘炮艇盯上,在被一阵炮击后就沉没大海了,结论就是海战可不同于坦克,海战使用的都是超重口径的武器,讲究一招致命,换多厚的护甲也不起决定性作用,倒不如干脆用木质的。
被围攻的日军航母那么问题来了。美日海军同样用的是木甲板,为啥日本航母这么不抗揍呢?美军航母抗打有另外一种原因,损管部门太强了,损管顾名思义就是负责灭火,紧急修理航母的部门,他们笼统讲属于后勤的一种,往往损管越多,那么军费开支就越大。尽管我不知道具体数值,但可以隐约地感受到美国航母的损管人员起码是日本的3倍以上,说到底还是日本后勤跟美国比起来差距太大。
在太平洋海战中,日军战机往往只能携带公斤的炸药,而美军却能携带公斤,质量越大,那么动能穿透能力就越强,自然美军要打得更深更猛。日军海军在山本五十六的率领下疯狂迷信进攻能力,航母甲板本就是木质容易被洞穿,但日本人为了增加机库面积而放弃了很多装甲防护,搞得像一个纯木质航母一样,自然不经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