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木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修补明显,黄花梨半月桌701万元成交
TUhjnbcbe - 2025/5/9 18:35:00

器型稀少、形制在谱、材质精良,明末清初黄花梨半月桌惊艳出场。五百至八百万元的估价相当于一张长条案,与近乎孤品的身份相比,显得有些谦虚。

我们知道,对于传世黄花梨家具,尤其是罕见器型,拼凑、改制和修补是藏家们的大忌,人为因素过多会使原装程度缺乏说服力,稀缺性打折,价格自然就上不去。上下一打量,还真发现了动手痕迹。

在正面显眼处,牙条的两端,壶门轮廓左右下角颜色浅白,像两只尖尖的虎牙引起人注意。

这样的缺角很是蹊跷,一左一右对称排列,让人联想到制作牙条的板材宽度不够,于是拼上一小条以节约成本。可是谁会在新家具的脸面上就留个疤呢?

或者是后来损坏,修理时一边接了一点,但在正常情况下难以触及的地方,怎样的使用能导致如此结果?百思不得其解。

类似的情况在左牙条上也有,不过没有成对出现,位置也从下方转到了上角。另外,在腿子内侧,有拇指大一块长方区域,边缘木纹戛然而止,可能是挖补的结果,上图中以红圈标出。还有,前腿案足左边,被磕去一小块,修复成原来的样子,不注意很难发觉。

老家具历经百年,足端磨损、破残实属正常,只要没有大的残缺,对藏品价值并无太大影响。

再来看桌子底部,这里是证明结构原装、榫卯未被打开的关键地方。从实际情况来看,似乎不足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尽管存在诸多的不完美,黄花梨半月桌依然瑕不掩瑜,穿过数百年仍保留了现在的样子,得到藏家们的肯定,最终它以.5万元成功拍出。

1
查看完整版本: 修补明显,黄花梨半月桌701万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