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木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吴氏庄园革命家吴德峰故居保康县中小学
TUhjnbcbe - 2025/5/15 17:24:00

吴氏庄园

吴氏庄园,位于湖北省保康县歇马镇白竹村石磐岭,是革命家、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吴德峰之故居,保康县中小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吴氏庄园(大门)

吴氏庄园,由吴德峰祖父吴国弼始建。

吴氏庄园,背倚山体,坐西朝东,东西长米,南北宽65米,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房舍为砖木结构。为晚清鄂西北典型的庄园式建筑。

庄园共三进院。前进院是门楼,院廊;中进院从前屋九步石台阶上廊,卷棚式官厅、花厅、客厅并排而立,门架高廊,梁柱均浮雕龙凤图案。官厅后有石院,场中怪石凸凹不平,形似座椅,宛如池盆,石面光亮滑润。院南是私塾,院北为药铺;后进院紧挨石院是硬山式的四合院。丈门的门墩为石雕,木门的木刻纹饰依稀可辨。整个建筑全部使用青砖绿瓦,房柱由当地盛产的花梨木制成,屋檐下雕龙画凤。庄园构思精巧,布局浑然一体。

吴氏庄园(房檐)

庄园东西两侧青松翠柏茂密,房前屋后布满梧桐,整个建筑掩映在一片绿林之中。

年土地改革时,庄园分给12户农民居住,大部分建筑被拆毁。

年5月,重新修缮。工程分为庄园主体、绿化和周围环境整治三部分。修缮后,吴氏庄园占地平方米,修复房屋45间,是鄂西北庄园式民居的典型代表,将成为吴德峰革命业绩和民俗文化展示中心。

吴氏庄园(文化大革命时图片)

附:吴氏庄园主要人物简介

吴国弼曾任清朝朝议大夫(从四品)之职,在云南等地做过官,辛亥革命时任湖北省临时议会议员。吴国弼受晚清维新思潮的影响,先后送其子吴元泽(次子)和吴元钧(三子,吴德峰之父)赴日本留学。

吴家与黎元洪有通家友好关系,来往密切,黎元洪任大总统时曾邀请吴元泽、吴元钧到北京为幕僚。表彰其辛亥功绩,曾亲笔赠吴氏兄弟《年高德邵》等题匾。

吴元泽(—)字惠轩。早年入两湖书院学习,成为附贡生。年(光绪二十四年)被湖广总督张之洞选派赴日留学,先是进入成城学校学习,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华队第一期步科学习(时全国首批留日学生48名,湖北20名),年毕业后在日本近卫步兵第四联队做见习士官。年回国,历任福州道台、广西督练公所总办、广西讲武堂总办、湖北督练公所教练处帮办、湖北将弁学堂堂长、湖北陆军第八镇第二十一混成协四十一标统带等职。

年参与武昌起义,历任湖北军政府军学司司长、战时司令部参谋长、参谋处长、湖北陆军小学校长。年11月16日授陆军少将。不久在北京陆军部任职,后任总统府(黎元洪)卫侍武官和兵役局局长。年12月31日获三等文虎章,年获二等文虎章,年3月29日授陆军中将。后回湖北,萧耀南督鄂时参加湖北将军团。年在武昌病故,葬武昌卓刀泉。

吴元钧(-年),字和庭。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五期骑兵科。历任清军绿营管带、湖北将弁学堂堂长、湖北督练公所教练处骑兵课课员、河南浙江混成协参谋(副军校)等职。年辛亥革时任苏浙攻宁部队少将参谋长,后与其兄吴元泽同随黎元洪进京为幕僚,任总统府侍卫武官。年在北京病故。

吴德峰(-),吴元钧之子。原名吴士崇,字德峰,曾用名吴铁铮、铁峰、戚元道。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隐蔽战线的杰出领导人。大革命时期他是武汉国民政府的公安局长,以国民党左派领袖的身份参与共产党的秘密工作。

吴德峰照片

年5月16日武汉解放,吴德峰于24日出任新中国武汉市首任市长。年4月,受“纪凯夫事件”牵连,被撤职。后来经中央审查,取消了对他的处分。

年10月,调北京工作。先后任国务院第一办公室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中国政治法律学会副会长。他在年事已高之时,仍埋头研究政法,著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讲话》一书,成为党内著名的法学专家。

“十年动乱”中,吴德峰始终缄口沉默,严守党机密。年12月11日在北京病逝。临终前留下遗言:不许给国家添一点麻烦,不许伸手向国家要钱。

吴氏庄园里,吴德峰革命业绩陈列室,陈列了吴德峰同志半个世纪革命生涯光辉业绩的图片、部分实物等,是保康县中小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杨立武)

1
查看完整版本: 吴氏庄园革命家吴德峰故居保康县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