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木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北京博乐德2021秋拍宫廷玉器杂项精品选
TUhjnbcbe - 2025/6/13 21:41:00
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_n6vf10z.html

今日为大家推荐的依然是本次北京博乐德秋拍中最具特色也最具瞩目的「德瑞——宫廷器物」专场,继昨日展示北京博乐德秋拍预告丨德瑞——宫廷器物专场(宫廷瓷器精选)后,今日为大家带来的是本次「德瑞——宫廷器物」专场中依然精彩纷呈的玉器杂项部分,例如香港大藏家叶义医生旧藏的乾隆御制竹簧嵌绿松石盖盒既是稀有品种,又是名人旧藏。以下还有更多精彩,供君观赏。

精品一览

清东珠朝珠

D:1.1cm×

RMB:5,,~6,,

朝珠由颗直径1.1公分的东珠穿成,四颗直径2.0公分的宝珠结珠,明黄丝带,背云,坠角,记念三串,每串穿宝珠10颗,下有嵌红宝石坠角。原装黑漆地描彩漆金龙纹盒。

清玉瑞兽

L:11cm;H:8.5cm

RMB:2,,~3,,

此白玉圆雕辟邪,玉质细腻,沉郁古雅,光亮含蓄,包浆醇厚,白玉带沁,尤为珍贵。辟邪作蹲卧状,兽鼻阔口,颌下生须,双目圆睁,尖耳后抿,头顶独角,沿至其背。背脊作成凸棱状,张显力度。四肢俯卧于地,长尾盘踞于侧,表现出极强的威严和震慑力。刀工流利顺畅,肌理圆润饱满,体态自然协调,气韵磅礴,不怒自威。且体型硕大,尤为难得。

清乾隆御卦玉如意

L:43cm

RMB:2,,~3,,

此件如意和田青白玉质,首作云叶式,周围留边,一端高浮雕展翼蝙蝠,寓意吉祥。如意首上浅浮雕双龙内饰“干卦”,此纹饰与年秋北京保利秋拍“太上皇帝”圆玺所刻一致,该玺以1.61亿成交,由此可见,此纹饰为乾隆帝重要纹饰标志之一。

器柄状如灵芝,曲线优美流畅,正面浮雕一挂饰,挂首为“卍”字,其下饰庆字,再悬磬,寓意吉庆万年。此对如意选料精当,做工细腻,线条洗练顺畅,雕琢皆栩栩如生、细致入微,为典型清代中期宫廷玉雕风格,器柄末端有活环,用以穿系穗子。

清康熙周尚均制寿山石雕抱膝罗汉像

「戊辰夏,古闽周彬尚均氏制」款

H:11.5cm

RMB:2,,~2,,

此件寿山石罗汉作品,立体圆雕而成,其材质温润凝密,包浆生辣,呈半干皮壳状态,可见之前流转海外,藏与皇室,密不示人,极少把玩。

该件抱膝罗汉光顶寿额,眉眼细长,双目微睁,大耳肥硕,神态颇为肃穆,却不失安然之态。此像选料严苛,取上佳寿山石巧色而制,因材施刀。面部巧作红花芙蓉,尽显娇好神韵,精神奕奕,用以突显典型的胡貌梵相。

在技法上,雕刻行刀流畅,衣纹飘逸极富动感,其上辅以细琢云龙纹与团花番莲纹饰,施以金彩,其间或镶嵌时为显贵的红绿蓝料器与宝石,可谓形神俱足,华美异常。

尤其是罗汉头部发根及颔下胡须的处理,采用点刻法,层层凿制,密而不乱,令人叹服不已,惊为鬼工,甚至连隐约出现在衣褶之下的草鞋,也被惟妙惟肖地雕琢出来,此尊雕像的细部处处值得玩味,难得之极,藏家可珍可赏。青金石饕餮纹出戟仿古双龙耳尊。

清乾隆御用竹簧嵌绿松石「溪山访友」图内黑漆描金「云蝠捧寿」图圆盖盒

D:45cm

RMB:1,,~2,,

本拍品即以竹簧雕制而成,以子母口相合,造型大方得宜,古朴典雅。通身贴竹簧,色泽光润,清淡幽雅。盖顶竹簧浅浮雕溪山访友图,一湾河流静静流淌,几座小桥连接两岸,岸上苍松许许挺立,些许庭院隐现,再旁是高山耸立,山峰上浮云寥寥,其中高山流水与小桥人家相合,构图有序,画面和谐,刻画细致,还以嵌绿松石饰高士童子,色彩娇艳。盒身立墙上满工刻缠枝花卉纹锦地,盒面贴竹簧菱花纹包边,圈足饰回纹。盒内满施黑漆,描金为饰,内壁绘云蝠纹,底心绘如意云头纹、回纹等多道纹饰,正中心为一寿字,寓意「万寿无疆」。整体呈十二瓣,每瓣上均嵌有绿松石花卉。整体纹饰造工仿效剔红的做法,新颖别致,相当少见。整器形制规整,工艺极佳,为清代贴簧工艺和浅雕工艺最高成就,是清代贴簧的典范。

清嘉庆碧玉仿古器皿

「嘉庆年制」款

H:23×23×18cm

RMB:1,,~2,,

此器仿上古青铜器之造型,由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通体满工,炫巧耀奇,顶部圆雕龙钮,灵动张扬气势非凡。器身浮雕对称兽纹,器腹出戟,四侧镂雕饕餮活环、圆目、大鼻、大嘴、眉尾及两腮均向两侧延伸出卷曲的云纹,于器沿之上,盒底以四兽首立足,并拨划宫廷造办处制样"嘉庆年制"四字阴文款。

该器以上好碧玉制成,色泽温润,细腻苍翠,少了青铜器的沧桑,多了玉器的清莹灵秀,繁缛的花纹配以厚重的胎体,亦显得深邃神秘,凝重大方,神韵天成。

由于乾隆帝爱玉成痴,乾隆四十五年,乾隆皇帝曾亲自颁旨查禁碧玉的民间流通,从此碧玉不再是民间流通的商品,而成为官方尤其是宫廷的垄断性资源,宫廷成为玛纳斯碧玉唯一的合法利用者。此件器物无论玉质器皿种类,均属清宫陈设极罕珍品。

清咸丰鉴赏御玺

印文「咸丰鉴赏」

L:1.7cm;D:1.6cm;H:3cm

RMB:1,,~2,,

帝王宝玺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雍正皇帝用过二百方左右印玺,乾隆皇帝则有宝玺一千八百余枚。而清代帝王中拥有印玺数量最少的皇帝当属咸丰奕詝了。故宫博物院仅存“咸丰御览之宝”、“咸丰鉴赏”(石印)、“克敬居”等寿山石印玺。另有用田黄石制成的“御赏”和白芙蓉石制成的“同道堂”印玺,临终分别赐给皇太子载淳和慈禧皇后。“御赏”作为“印起”;“同道堂”作为“印讫”。“印起”和“印讫”必须同时加盖于圣旨上,才生效力。此枚“碧玺龟钮玺”正是当年咸丰帝之御制信物。此玺由“礼部铸印局”督造。龟钮精微细致,碧玺晶莹剔透,平滑如镜,可知其形制之高,品格之尊贵。

遍查文献资料,咸丰帝印玺总数仅存三十余枚,其中常见者多属寿山石、青田石、玉、水晶、象牙材质,唯碧玺印玺独此一件。作为咸丰帝之御制信物,成就出咸丰一朝美学的不凡品格,在隐佚了百余年后,今朝重现,为世人展示出文宗皇帝审美品位,见证了一代帝王的书斋生活。

此玺材质珍惜,“碧玺”同“玺”,寓意巧妙,实为咸丰帝御用上乘之珍。

清龙纹甲胄

袖长:cm;衣长:cm

RMB:1,,~1,,

清雍正静远斋堆泥方宫灯紫砂壶

「静远斋」款

L:15.5cm;H:11cm

RMB:1,,~1,,

此壶为清代雍正年间果毅亲王爱新觉罗胤礼定制之器,其底部落“静远斋”款。在紫砂分类中,我们可以将静远斋与部分“大清乾隆年制”款以及后期的“行有恒堂”款定义为紫砂中的“官器”,他们往往是皇亲国戚甚至是皇帝本人的定制赏玩之物,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清代早期紫砂官器喜以泥绘做装饰且多以较厚的堆泥绘为主,也正因为此,不论山水楼阁还是花鸟人物,都具有立体感,给人以极佳的审美享受。

壶呈四方形,转角处略圆,四方三弯壶流,四方壶把,平盖台式,居中宝珠钮略方,整器规整,落落大方。壶身两侧以深色紫泥绘“秋江晚渡”图,近景林木间设一长亭,岸边有策杖老者临江待渡,浩瀚宽阔的江面,渡船徐徐移近,远景山峦层迭,秋雁晚归,画工流畅,气韵生动,实泥绘茗壶之精品也。

款识简介:静远斋,据史料所载,此款为清康熙第十七子果毅亲王允礼斋号,属款可见如“静远斋制”、“静远斋史继长制”等,传世多佳器。

清乾隆御题诗扳指

「太璞」印款

D:3.2cm;H:2.6cm

RMB:,~1,,

扳指的大小厚薄,依使用者文武身份定夺,武搬指多素面,文搬指多于外壁精刻诗句或花纹,此件拍品即属文扳指,且雕刻御题诗文,为帝王赏玩之物,故更为精美。

明黄玉螭龙瓶

H:17.5cm

RMB:,~1,,

此黄玉螭龙尊采用提油工艺,观此件黄玉方尊连座浑然一体,取料奢侈,整凿而就。尊方形,口沿平切,高束腰下接丰肩,颈侧出流,其形高古若青铜之觥,另一侧接镂空夔龙耳,其上阴刻卷草边线,沟槽打磨光滑,形质颇佳。器腹侧面作圆雕螭龙,龙身姿矫健,背脊立体而富有张力,作探首观望状,四足攀于器壁,卷尾上扬,动势斐然,为方材之玉尊增添灵动之感。器腹下敛于方足,足承镂空垂如意纹方座,上镌团寿纹,并雕拐子花。此件拍品整体呈现挺秀、古朴之姿,线条健朗、方转方折,倒棱细致入微,抚之趁手。整器转折明显,浮雕、圆雕、镂雕、阴刻工艺并施,耗工费时,实为可贵。

清夜明珠

D:3.25cm

RMB:1,,~1,,

夜明珠是一种含有发光稀有元素的宝石,古称“随珠”、“悬珠”、“垂棘”、“明月珠”等通常情况下所说的夜明珠是指萤光石、夜光石。千百年来神秘及传说中的价值连城让人们对其充满遐想、一直被视为不可多得的珍奇宝物,并为皇权所私有。

此珠传世包浆醇厚,打磨浑圆,温润如玉,在自然日光或强光照射下会释放出绿色光芒,耀之一室,让人爱不释手。

清紫檀黄花梨冰箱

52×52×36.5cm

RMB:,~1,,

冰箱由紫檀黄花梨组成,口大底小呈斗形,下部箱体为紫檀满工竹节纹,箱上有一对可以开启的箱盖,为黄花梨减地浮雕”福在眼前“。冰箱为夏日储藏冰块之用,夏季来临,冰箱内置冰块,亦可将需冷却的食品置于箱内,起“冰镇”效果,也可以达到降低室温的目的。冰箱外两侧安有铜制拉环,设计精巧。此件冰箱做工精细,庄重典雅。因其稀有的紫黄结合,更显尊贵。

清乾隆紫檀百宝嵌竹林七贤图笔筒

H:16.5cm;D:16cm

RMB:,~,

笔筒以紫檀为材掏挖而成,直筒圆身,口底相若,下承三矮足。筒身外壁选取魏晋时期竹林七贤避世遁隐山林后,举办酣畅行乐的文会活动为主题,以百宝嵌工艺,在有限空间中营造出茂林修竹之意境。其中茂林修竹,曲径通幽。高士三两成组,或持棋对奕,或坐而抚琴,或竹下清谈,一派野逸幽闲之境,令人心生向往。细观人物各具姿态,身前又有花草丛生,洞石嶙峋,山石劈皴,远处竹林层次分明,繁而不乱。

整器造型端庄规整,构图疏密有致,饱含文雅书卷气,久经摩玩承传,使笔筒表面生成了自然的包浆,苍润坚凝,更显得古韵盎然。

清乾隆九凤纹活环水晶瓶

H:28cm

估价(人民币):,~,

此瓶以硕大整料天然水晶石制就,不惜靡费,瓶内掏堂均净,晶莹剔透,无暇无绺。长方企口、撇颈、折肩、斜腹,底承圈足。通体以高浮雕、镂雕技法装饰,截盖严丝合缝,顶部雕一水鸟伏地回首,长喙衔松枝,体型饱满,灵动可爱,颈两侧出灵芝双耳,并饰活环钮。瓶身一面雕一老者圆脑侧首,口衔灵芝,手持蒲扇,攀爬于岩石之上,另一面上腹部雕梅花鹿昂首踏于祥云,余处光洁无纹,素雅端庄,虚实相生,平凡处彰显高超的工艺水准。

此瓶大气,器壁厚实,研磨光润精致,剔刻爽朗,坚挺。活环轻叩“如鸣佩环”玲玲悦耳,外壁所雕纹饰,亦有福禄寿的吉祥寓意。

水晶工艺品存世不乏,据考古资料,春秋战国时期已有水晶制品。明以来,水晶文房供玩颇为流行,至清亦多见,乾隆朝廷更有工艺精湛的水晶雕件出现。但天然水晶中,多有杂质,在开采过程中,能有大块纯净原料存世已属难得。全器繁复的纹饰巧妙搭配水晶晶莹透彻的质感,从而达到了清透灵动、闪闪夺目的艺术效果,为清代水晶陈设件之中上品佳作。

清乾隆水晶雕饕鬄纹型觥

H:21cm

RMB:,~,

此水晶觥器形及纹饰皆仿商周之际青铜器,古朴华美,蕴含装饰趣味,是明清仿古器皿的一个重要器形。玉觥略呈长方形,宽流,盖面做有角的兽头状,器身上部饰夔龙纹,下腹部则浅浮雕兽面纹。其一侧镂雕爬行状螭龙为柄,龙头覆于口沿边,龙身呈直线型附于觥身一侧,龙脊略扭曲,四只龙爪和龙尾紧贴觥身,矫健灵活。盖面圆雕一螭虎趴伏其上,目视前方,长尾后卷,鬓毛须发均细细刻琢。构思巧妙,雕工精细。

清乾隆铜胎掐丝珐琅牡丹纹大钵

D:27cm

评估价(人民币):60万~80万

钵圆口,鼓腹,卧足。唇口丰腴,胎体做工精量细致,材质均匀,器型浑圆,外壁通施掐丝珐琅装饰,颜色鲜艳夺目,口沿一周饰湖蓝色如意纹,钵身填天蓝色底釉,上绘五彩缠枝牡丹纹,颜色对比强烈,锐利悦目。尽显盛世良工。乾隆朝掐丝珐琅工艺出现了突破性发展。首先是广泛制造大型器具,比起之前多为制作小件,难度大增,既要有大型窑炉配合,还要对烧造技术充分掌握,使硕大铜胎加热后不会变形,釉料呈色也要求一致。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博乐德2021秋拍宫廷玉器杂项精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