瘿木:中国古代称树因病而生成的树瘤为瘿。形成瘿木的原因有很多,多数认为是树木发生病变而形成的“瘤”。树瘤是愈伤组织,在树木受伤后,细胞繁殖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瘿木的品种有很多。诸如:桦木瘿、枫木瘿、柏木瘿、花梨瘿等,其中以花梨瘿最为名贵。
花梨瘿就是缅甸花梨木树瘤,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瘿木以缅甸花梨(大果紫檀)瘿木居多,它的颜色暗红,纹路绚丽,质地细腻,密实油润。瘿木非常少,一般售价大约是原木的十几倍,是可遇不可求的材料,所以销售时没有按吨计算,都是按质论价,按个论价。在南方比较流行将瘿木叫做瘤疤,相比瘿木这个称谓,瘤疤听上去更加像一种病态,在古代也将瘿木称之为“瘿瘤”。
瘿木,瘤疤料瘿木的价值
很多人感觉瘿木属于比较小众的收藏,是近几年才逐渐流行起来的,瘿木在历史上,是有着历代文人偏爱的审美基础的。
有些传世的古典红木家具的面板就是以这种瘿木制作的。瘿木纹理华美,不宜变形且十分稀有,因此是一种非常名贵的装饰用材。
从这几年明清家具以及拍卖会当中能够看到,很多镶嵌瘿木的精品文玩屡屡拍出高价,其价值还是不可估量的。
当下瘿木之所以能够如此流行,拥有如此之高的价值,追根揭底就是因为它形成不易,美观性比较高,所以造就了它巨大的价值。
瘿木产量不高,用途也仅是作为家具表面的镶嵌,用作台面心板,明代早期在家具上的应用并不普遍。苏式家具一向用瘿木作为装饰材料,明初家具中已有运用。清中期之后,瘿木大量出现在红木家具上。一般被用作桌心、案心、几心、椅背心、椅面心、柜门心等。也有单独或与其他木材搭配作装饰用。
《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中说,中国的审美按照金字塔状有四个层次,从下到上分别是:
艳俗,简单明晰,具有最广大的群众基础;
含蓄,需要慢慢体会,而无法直接理解;
矫情,接受的人少,有时很难看得懂;
病态,到了一定极致,反而成了最普及的事。
瘿木作为树瘤,本是树的一种病,但是文人却赋予了它美的意趣,让这种病态升华成一种高级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