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风,古时建筑物内部挡风用的一种家具,所谓“屏其风也”。屏风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由来已久。
屏风的种类有地屏风、床上屏风、梳头屏风、灯屏风等;如果以质地分则更多,如玉屏风、雕镂屏风、琉璃屏风、书画屏风等。正如《长物志》中所写的,屏风式样最古雅,以大理石镶嵌下座,做工精细的最珍贵,其次是祁阳石的,再次是花蕊的,如没有古旧的,也需仿照古旧样式制作,诸如纸糊的,木质的及收折的屏风,都不入品。
明代时屏风最盛行的时期。明代屏风在继承宋元的传统样式上逐渐发展起来,但这个时期的屏风较宋代时期的屏风,无论在制作上还是在样式种类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制作更为精巧,样式更多,特别出现了有名的“披水月子”。其用材有黄花梨,紫檀等高级硬木为主,明代以后出现了挂屏,这种屏风作为纯粹的装饰饰品的屏风己经超出了其实用性。
明黄花梨福禄寿十二扇五抹大屏风屏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形式,工艺手法也异彩纷呈,它作为传统工艺领域里的一枝奇葩而流传,深为民众喜爱。最初是为了挡风和遮蔽之用,后来不断发展,品种趋于多样化,不仅有高大的屏风,也有较小的屏风,如床屏、枕屏。
明晚期黄花梨嵌大理石面插屏明代重生活的享受,室内的空间分隔比较精细刺激了各种隔断的发展。所谓隔断,也就是室内分隔的设施。后来隔断设计式样多样化,既有完全封闭性的隔断墙,也有半隔断或是活动性的隔断。这些隔断,既能分隔空间,具有通风采光的作用,同时又能起到装饰美化室内的效果。材料有,砖,织物,竹,木等。但隔扇与格子门的设计风格是统一的,每扇隔扇的做法分二抹、抹、四抹及六抹。上半部是格心,格心中雕刻纹饰,典雅美观。
明代生活艺术化倾向,明代人对生命的重视超出基本生活的需要,可以说是“厚生”。各式商品的丰富和日益发达的经济,冲破了禁锢依旧的消费和享受欲望,波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明代人的生活方式体现出了对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不仅需要生活而生活,而且要为享受而生活”。“生活风俗的艺术化是明代晚期社会分层的最大特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