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清康熙黄花梨雕螭龙螭凤捧寿纹双闷仓大四件柜成对
Lcm.W63.5cm.H.5cm.
RMB:12,,-22,,
备注:
1.原为德国贵族城堡成对旧藏;约年,经城堡现场拍卖分为两件释出;
2.一件为英国伦敦古董商NashAntiques收藏,另一件为英国伦敦私人收藏;
3.年,现藏家直接购自NashAntiques一件,珍藏至今;另一件上拍于伦敦苏富比,年5月12日,Lot(封面),为现藏家购得,成对珍藏至今;
4.北美重要藏家珍藏。
一般所见,顶箱柜的闷仓只设在下方底柜,此例特殊,顶箱下方亦设闷仓,无疑增加了顶箱柜的高度,体量感更足。这种双闷仓做法的黄花梨顶箱柜为目前仅见,具过渡时期特征,属较早期顶箱柜。柜外框平素。柜门框起双边线,内铲地浮雕螭龙纹,形态各异,沿着门框作飞腾状。上方顶箱门心,浮雕螭龙捧寿纹,中间一个圆光,内浮雕鼎形寿字,下方笔画衍为螭龙纹。圆光上有小寿桃状钮,更增寿意。圆光之外浮雕左右对称的数个螭龙,大小、简略不一,或团身,或飞奔,或降,或升,或回首,或扬尾,姿态各异,巧妙地布满空间,繁而不乱,其中正上方为一甚简略的倒垂蝠纹,寓意吉祥。
▲顶柜门心纹饰底柜门心亦浮雕螭龙纹,螭龙之间勾连向背,神态刻画生动,眉目传神,若无数瑞兽翻腾变化,与清早期盛行的海兽纹饰意趣相类。其大小变化,又暗含多子多福、苍龙教子之意。
▲底柜门心纹饰上下两个闷仓图案相类,中间圆光寿字,两侧为螭凤纹,鸟喙微张,头上有冠,后有发,仪态端庄,身躯衍化为勾云纹,华丽浪漫。
此柜所用螭纹纷繁复杂,仅是刻画明确的螭纹,两柜就合计达多个,组成群螭献寿图案。且装饰手法均为铲地浮雕,其阳纹高度恰与柜体外表高度相同,所以即使雕饰如此纷繁复杂,也不影响整体笔挺整洁的效果,主体与局部关系处理分明。
此柜尺寸硕大,正面满饰螭龙纹,这种繁华的装饰手法在黄花梨顶箱柜中为目前所仅见,富丽堂皇,定出自贵胄之家,从螭龙纹样式及铜饰件四爪龙纹判断,应是出自王府之物。其明风未脱,螭龙螭凤纹与清代乾隆时期堆砌感较强的特征迥异,大气磅礴,应是康熙时期之物。
另,柜子框架部分则采用了清代宫廷家具中常用的精工“包镶”手法,但并非全包镶,凡安装合页、面叶需承担柜门开合受力的柜框和门框采用全实木,以求稳固,其他处框架采用包镶做法,科学合理。
Lot
清康熙黄花梨刻朱彝尊杂咏诗小书案
L:.7cmW:46.9cmH:77cm
RMB:5,,-10,,
小书案,原干皮壳,色赭而微泛红,周身皆用黄花梨顺纹细料。夹头榫案式结构,造型简练至极,无一处累赘,为典型明末清初样式。
案面攒框镶独板面心,如一幅展开的长卷,所见木纹若江山平远,并有山峰隐约、风过长空之境。面上刻朱彝尊作并书《西湖南山杂咏诗》六首,刻者谙熟书法,刻画入微,极力体现书法的提按使转、引带勾连。
此诗文作于康熙四十年(年),载于《曝书亭集》,而《曝书亭集》由朱彝尊勘定于康熙四十八年(年),可知此书案的铭刻时间,当在这几年间,甚至更近康熙四十年。
案圆腿足,四腿挓度较一般所见夹头榫案小些,兼以书案的高度较矮,整体以端庄面目示人。腿端设铜足套。腿间夹头榫装刀牙板,较厚拙,与整体呼应。牙条与牙头为平接式,平接的做法多出现在早期家具上,可作为断代的参考因素之一。
一般所见,夹头榫刀牙板平头案的腿足间,以装两根侧枨即所谓梯子枨的做法最为普遍,此书案别发机杼,以一根单罗锅枨连接。罗锅枨粗细得当,安装位置合宜,罗锅起伏保持拙朴面貌,只增空灵,不显孱弱。
因家具为日用器具,故历来铭刻、题写文字者绝少,黄花梨家具有款识者更是寥寥可数,知名者有南京博物院所藏明万历充痷款黄花梨镶铁梨木画案、翦淞阁藏明万历月波主人宽黄花梨天然几面、无锡秦家藏项元汴款黄花梨十字枨小画桌及见于年中贸拍卖秋拍的孙克弘诸人款黄花梨四柱架子床等。桌案类家具的铭刻位置,多在腿足、牙板或边框侧面,如此例刻在面心者甚为少见,但合理的布局和底面原装漆里显示其可靠性。
此书案二十多年前出自浙江嘉兴斜桥镇,其制于嘉兴,近三百年后又现于嘉兴,流传有序,属于极为罕见的文人铭刻家具,是中国家具史上的重要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