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木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科技兴农横河这位杨梅种植户登上了人民
TUhjnbcbe - 2020/10/10 23:54:00
_

慈溪水果家族

新浦葡萄

_

快来看!横河杨梅上人民日报了!

掌起水蜜桃

真的吗?报纸上说啥了?

_

周巷*花梨

_

那我赶紧去看看。

_

2月11日,人民日报14版刊登了我市横河镇杨梅种植户讲述生态种植的故事,点赞我市在科技兴农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和取得的成效。

图3为茅春苗

让我们来看一看

他是怎么说的吧!

我叫茅春苗,今年56岁,是浙江慈溪市横河镇龙南村的杨梅种植户,跟杨梅打交道20多年,经验全来自果园。

浙江慈溪是杨梅荸荠种的原产地,为了保持品种优势,我们种植杨梅一直都采取生态栽培技术。年,我们从河北张家口运来40吨羊粪,把钾、钙含量高的向日葵秸秆作为草木灰原料,发酵成有机肥料作为过冬追肥。

虽然有机肥的施用成本高,但市里有专门的有机肥补贴*策,为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施用了有机肥,我们镇的杨梅能提前近10天上市,而且硬度足、口味好、品质高。

我有幸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聘任为第一批全国林草乡土专家,好经验我也想跟大家分享。我与慈溪的技术机构合作,制定了杨梅生态种植标准化模式图,平时谁家遇到种植难题,也都热情免费解答。

因为杨梅上市期短,又不易保存,以前我们卖杨梅最远跑不出慈溪,有时杨梅销路不好就烂在了地里。后来,通过研发高温预冷、通风干燥、包装等技术,解决了杨梅储藏难题,延长杨梅储藏期10天以上。

年,我瞅准了电商平台,邀请乡亲们一起合作,线下线上联动销售。去年,我们的市场辐射面由原来线下的长三角地区,扩展到近30个省、区、市,还包机直接卖到了西班牙等国。鲜销农产品做电商必须要“高附加值+稀缺资源”,我们精品包装的杨梅刚好适合。

以前发愁卖不动的杨梅,现在每年销售额就有多万元,实实在在是“富了口袋”。我们相信,以后,生态种植会越来越红火。

浙江慈溪市横河镇龙南村杨梅种植户茅春苗讲述

人民日报记者窦瀚洋整理

来源:慈溪农业农村编辑:雯子

?最新!宁波新增确诊病例2例!慈溪新增1例!?在这一场战“疫”中,我们都不是旁观者!慈溪,加油!?这医院的故事不一般!?这场疫情阻击战里,我们始终职责在心,使命在肩!?余姚公布一确诊患者活动轨迹,现急寻慈溪有关接触者!

为慈溪新农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技兴农横河这位杨梅种植户登上了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