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木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古琴为何那么贵
TUhjnbcbe - 2020/12/11 2:15:00
白癜风需要忌口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115/6000178.html
古琴价格为什么那么贵?古琴是我们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乐器,不同于任何中西乐器,而且还是极具欣赏价值的中国工艺品漆器,历来受到皇宫贵族,文人雅士推崇和喜爱。常常很多人都不明白为甚么古琴能够达到这么高的价格呢?那就由我来为大家解释古琴为什么“贵”,如果一床琴按古代的标准斫制,不可能便宜。一是材料难得;二是耗费时日。(但是由于古代工艺的失传和老材料原料的缺失,实际上也很难完全按照古代工艺去制作古琴。)

今天的古琴市场,新琴的价格大概在四五百元到百万元以上的区间,相差万倍。其实有时候连我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这里简单算下传统工艺制作下古琴的成本:


  传统古琴包括打木胎、靠木漆、裹布、灰胎、面漆、装配上弦等六大步。其中灰胎一般至少4道以上,面漆10余道。如果找一个熟练木匠一步步来做,算工时的话(不算等待时间)打木胎需要4小时,靠木漆加裹布1.5小时,最少4道灰胎4个小时,面漆10道4个小时。装配上弦0.5小时。合计14个小时,也就是将近两个工作日。现在木工师傅日薪基本要以上,算下工时来就要将近元。琴弦能用的,最便宜的也要七八十元一套。木料呢,最差的一床琴木料也要至少元吧。大漆最差的也要一百多一斤(别跟我说几十元的大漆,那要么是最烂的初尾刀漆,要么就是加了东西的),一张琴做下来至少三斤大漆。

以上是按传统工艺的一个成本底线,事实上成本远高。比如琴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反复上弦调音,从木胎阶段就要开始。我自己算过,自己一张琴的工时基本在35——40小时以上。


  如此算下来淘宝上能卖多的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么!


  但是中国人脑子活的很,想做便宜还不容易——木胎做完注一道瓦灰胶作为灰胎,24小时就能干,打磨下再喷一道聚酯漆。装配,上弦!完工! 还能更便宜么,可以!木胎上直接喷漆,装配,上弦,完工!


  如此一来,一个工人一天能做两张琴,每张琴物料成本元,工人工钱元。厂长和淘宝店主还能有元利润空间!做活动时再拿出30元利润,送点桌旗、挂钩、调音器、擦布、润滑油、盗版教材什么的一大堆东西。


  以前认为古琴只有两种,大漆和腰果漆(合成大漆)的。现在看来,如果能用合成大漆来做琴的厂家,都已经是良心企业了,挺无奈的吧!

再谈谈高价琴:


  一床制作精良的古琴,是乐器、是漆器、是法器、是道器,还是一件艺术品。这么多的属性,再加上制作的物料成本、时间成本、技术工艺成本等等,定价八千以上基本是苟且偷生价,卖一万二以上算是良心价,稍微好点的卖两万、三万也不是过分的价格。如果再使用了各种*金、宝石等原料,卖上几十万也不少见。毕竟一床音色好、手感好、外观美的琴是缘分难觅的。至于王鹏动辄百万的琴价,买个名头对于这个阶层的买家也无可厚非。早年我也见过王鹏抱着琴东跑西颠的围着老琴家转,低眉顺眼的请求认可。不能总看到人家的功成名就,看不到人家当年的卧薪尝胆吧。换做任何一个斫琴师,身处一线斫琴师的地位和大环境下,也不可能廉价倾销自己的琴或厂琴。

材料难得,放在最后说,在价格。如果粗制滥造,不在讨论之列。以唐代为例,四川雷氏家庭所斫古琴,在当时就要-两*金!只能是皇室、高等级贵族才能消费得起!当时两*金是什么概念?查一下食货志就知道,当时两*金,到今天,买下一个省的房地产都有余。年前,价值24美元的玻璃珠买下曼哈顿,按复利,现在可以买下整个纽约。现在一术雷氏唐琴流传至今已过1年,而拍卖价格不超过1千万,贵吗?应该说是极便宜才对。

好的琴不会用坏,还是越用越好。详见以前的回答。坏的琴,有2个问题,一是误导你的审美,让你分不出音质的好坏;二是50年左右声音会塌了。不过50年也够一个人用一辈子了吧。所以,差的琴,不能买还在前者。后者不是问题。音质何为达标?最好的古琴要求九德俱全。新琴至少也要音准(这是基本的),清松脆滑中,音色以松透最难,也是最好的品质。一德都没有,也可以符合音准,这种琴能弹吗?可以当练习琴,根据经济实力选择吧。过万的琴,如果不是老材,基本上不要买。七八千左右的基本都是苟且偷生,如果用老材,还是值得的。二手新琴通常会便宜些。等真正懂得了辨别优劣才出手也是一个选择。古法斫琴的材料问题古法斫琴,对琴材要求非常苛刻,由于生态及环境的破坏,最重要的材料——符合斫琴的木材或极匮乏,或受到保护,难以采用。因古琴琴材的差异性,古人对琴材及音韵总结有“四善”(苍、松、脆、滑)和“九德”(奇、古、透、润、静、圆、匀、清、芳)之说。古琴音色各俱千秋,是古琴音乐魅力之一。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中说“以琴言之,虽皆清实,其间有声重者,有声轻者,材中自有五音”。古琴琴材通常以梧桐木为主,面桐底梓最为常见,此外尚有旬木、漆木、松木、荔枝木、伽陀罗木、杉木、楸木等皆可做为琴材。《诗经·定方之中》载:“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以桐梓为琴材历史悠久。但是,由于环境、生态的原因,梧桐特别是成材的梧桐极为稀少。而且,“琴虽用桐,然须多年木性都尽,声始发越。”斫琴所用以旧材为好,旧材更是难得。以杉木斫琴,也比较常见,《梦溪笔谈》载:“尝见越人陶道真蓄一张越琴,传云古冢败棺杉木也,声极劲挺”。唐张越用杉木斫琴此可为一旁证。杉木为常绿乔木。木质轻柔,纹理平直细密,森色微白或淡*,不翘不裂。大致分为油杉(*杉、钱杉)、灰杉(糠杉、芒杉、泡杉)、线杉(柔叶杉)三类。唐琴“飞泉”、南宋“松雪”等等,所见多有。但是,如《梦溪笔谈》所载,杉木也是以生长年份长且经长期老化才适应斫琴。生长年份长的杉木虽然目前还比较多,但是,多数在禁止砍伐的保护区。民间斫琴欲求适合的琴材几无可能。古琴髹漆所用为大漆,又称国漆,由于成本高昂,擦漆技艺本身也流传不广濒于失传,所以,当代斫琴或者是用化学漆,或者是虽用大漆而工艺相当粗糙,与古琴髹漆工艺之差距不可以道里计。古琴艺术诸多审美情趣之一,就是琴作为“器”,有其独特之美,是斫琴工艺的重要成果。简单说来,琴作为器物之美,有考究的琴材之美、大漆工艺及断弦之美、丝弦的音色之美和琴的“十友”等。

琴象天地万物,斫琴选材,自然也有阴阳之说。琴面与琴底,都是以分别属阳与属阴的两种木材斫制而成。桐木属阳,置于上,斫成琴面。梓木属阴,置于下,斫成琴底。就木质而言,桐木松软,制作琴面能使琴的音色更美。而梓木坚硬,制作琴底能使琴坚牢不易变形。自古斫琴以桐梓为材,是有道理的。但琴材也并非非桐梓不可。自唐朝以来,斫琴大师们也在不断发现除桐梓以外的良材。依《琅嬛记》所述,“雷威制琴不必皆桐,每于大风雪中独往峨嵋,择松杉之优者伐而斫琴,妙过于桐。”宋朝还出现了所谓“纯阳琴”,即面底皆桐之琴。据说:“取其暮夜阴雨之际,声不沉默”。

斫琴重良材,亦重古材。因为古材松朽,制琴更能使音韵松古清脆。若“古良材”,则更为难得。如《洞天清录》所说:“古材最难得,过于精金美玉。”可见,若古良材所斫之琴,是何等珍贵。由于自古斫琴,必重良材。所以,名家古琴,虽过千百年,而越弹声越妙。唐琴表面之漆,为黑色或栗子壳色。漆下的灰胎都是纯鹿角灰。其漆层既坚固又有松隙,既利于保护琴器,又利于共振,使音色更美。而其灰胎下,则用葛布自下而包裹,以防面底粘合之处开裂。北宋晚期,出现了八宝灰,如满天繁星,精美异常。由于制作精良,古琴可越千年而逾美。同时,琴表面上因长年风化和弹奏时的震动所形成的各种断纹。主要的有: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纹断、流水断、龙鳞断、龟纹断等。断纹,不仅是古代文物的佐证,同样也使古琴更加美观,又使古琴的声音更加松透古雅,音色更妙。

丝弦的特点在于韵长味厚、苍古圆润,所谓“音柔而意刚”。古琴还有精致的配件,包括:岳山、承露、冠角、龙龈、龈托、雁足、琴徽、琴轸。有时琴额上也镶有大块宝石。一般来说,岳山、承露、冠角、龙龈、龈托都是用美观的高档硬木制成,如:紫檀木、花梨木等。琴徽一般由玉、金、螺钿等制成,镶于琴面。雁足与琴轸的用料主要包括:象牙、玉、犀角、珐琅、牛角、牛骨、紫檀木、花梨木等。此外,琴有十友之说:冰弦、宝轸、轸函、玉足、绒、琴荐、替指、锦囊、琴床和琴匣。宋人朱长文在《琴史》中写道:“琴有四美:一曰良质,二曰善斫,三曰妙指,四曰正心。”良质与善斫,就是指以上这些古琴的形、质之美。它构成古琴艺术重要的审美情趣与内涵,是古琴艺术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是古琴艺术存在、延续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合乎古法要求的材料匮乏而昂贵,当代斫琴利用现代技术创造了较多的“替代品”。泡桐代替梧桐,50-年之后,不但古琴“正音”不出,反而会垮朽不堪弹奏;火烧代替琴材的自然老化,徒有老材之表,而无其“松透”之实,用放大镜观察,木材纤维已断,音质燥而劣;化学漆代替大漆,不美观,不耐用,音色也死;化学胶代替大漆等胶合面、底板和护轸,声音不松透,而且过于结实,使护轸的保护功能降低。这些现代技术的应用,一部分出于降低成品的目的,一部分出于对传统斫琴工艺不理解,绝大多数未能提高古琴的品质,可称现代技术的流弊。

琴谷:杭州市上城区高银街69号万千堂对面二楼琴谷!

联系陆海

陆海,筆名孤竹君,中国琴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治疗师协会会员、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杭州萧山古琴协会名誉社长、杭州“霞影琴馆”理事、杭州琴谷古琴工作室创办人。受到原中央音乐学院李祥霆老师启蒙,师从国家级古琴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派传承人徐晓英老师,演奏风格清新自然、细腻流畅、浑厚沉静、幽奇多变。年5月完成对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中国梦欧洲行”古琴演讲访问,在意大利米兰世界博览会向世界各国宣传介绍中国古琴,同时也是第一个登顶瑞士阿尔卑斯山铁力峰弹奏古琴的中国人。长期致力于古琴的宣传、保护与教学、傳承。

“古琴谷”公共订阅号为

浙江杭州琴人陆海(孤竹君)私人采编,定期推送,独家报道,精彩无限!

欢迎您通过以下三种方式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琴为何那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