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赵志瀚RyanChiu
本年7月香港春季拍卖,苏富比「凝盈一色」专场的*花梨引来收藏家疯抢,10件明清家具悉数远超预期成交,大部份更以估价数倍以至10数倍落槌,合共斩获HK$1.67亿,成为一时热话。
来到本周10月秋拍,苏富比乘胜追击,于「凝盈一色」(二)专场带来23件*花梨明式家具。虽然竞投气氛未如上季般疯狂,但仍然成功交出亮丽成绩。
扣除2件流拍家具,21件*花梨合共斩获HK$2.02亿,占全场成交总额近60%之多。当中以一对万历柜最受欢迎,以HK$4,万落槌-整整是低估价的12倍之多,连佣HK$5,万易手。
以下为大家报道此专场的所有重点成交。
Lot75
十七世纪*花梨万历柜成对
本场冠*
尺寸:x51.8xcm
估价:HK$4,,-6,,落槌价:HK$48,,成交价:HK$57,,全场竞投反应最好的拍品,最后亦顺利登上成交冠*之位。拍卖官于大概HK$万起拍,竞价阶梯为每口HK$50万。惟至HK$万时,下一口叫价突然跳升至HK$1,万;到HK$1,万时,下一口又暴升至HK$2,万,再下一口亦达至HK$2,万。此时大家都意会到,这对万历柜不可能轻易落槌了。
此场争夺战主要有三位电话竞投参与,分别委托仇国仕(NicolasChow,亚洲区主席)、李佳(CarrieLi,中国艺术品部资深专家)、PinkyTam(市场部经理)出价。
终于在超过30口叫价后,拍卖官以HK$4,万落槌-整整是低估价(HK$万)的12倍之多。连佣成交价为HK$5,万,胜方为李佳客户。
十七世纪,工匠善用佳木良材,依色泽纹理巧施造化,此对魁硕大柜便是一例。
柜表纹饰素净,仅亮格作牙条造型,又镶铜活,平添趣致。万历柜为明式家具中之特别种类,因流行于万历年间而得名。万历柜结合橱及柜之结构,既实用也风雅,深得文人士大夫青睐,常见于文士书斋,或并排左右,或各倚一墙,讲求视觉对称,以合中式屋室陈设之道。
柜顶层格可置书卷,可陈古玩,抽屉则收纳笔墨纸砚,下方门柜牢固,存放待客所用之茶具等易损杂物尤宜。万历柜顶设多层格者,稀见无多,而考当时木刻版画亦鲜见其例,故知珍罕。
书斋内陈列书籍,彰显主人学识修为,颇受文士看重。明人高濂(-年)撰《遵生八笺》,万历十九年(年)初刊,称书格上应有儒家典籍、释道名著、诗文名篇、医散经典、法帖画卷等。
Lot53
明十七世纪
*花梨六柱透雕螭龙瑞兽纹围子架子床
本场亚*
尺寸:x.2xcm
来源: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藏品,美国加州纽约佳士得年9月19日,编号62估价:HK$20,,-30,,落槌价:HK$19,,成交价:HK$23,,架子床魁伟硕丽,作螭龙蜿蜒回绕,透雕精美,纹饰祥瑞,可想见十七世纪显贵起居之态。床榻设于内室,于家宅生活不可或缺,六柱围子架子床则为床中之最。
架子床与女子闺阁尤密不可分。十七世纪,儒风盛行,府邸厅堂多作会见男宾、操持要务之用,妇女一概简出,只深居内宅。一家之中,女眷常于卧房度日,房中家具陈设,尤其床榻,即是身份象征,彰显屋主家中地位。
日间,架子床可供消闲:床前置条桌、脚凳,以便阅读、饮食,围床设椅凳,又宜闺中小聚。夜里,床架垂帐,既可挡风、防蚊,亦可保全私隐。床帐选配颇为考究,颜色、花样须映衬围子透雕纹饰。
Lot47
明十七世纪初
*花梨如意角牙马蹄足四平条桌成对
尺寸:.5x62.7x87.2cm
来源:黎氏古玩,香港,年4月10日
估价:HK$2,,-3,,落槌价:HK$16,,成交价:HK$19,,
明代木匠善于结构处赋巧思,所造桌案虽用料简省,然承重无虞。此类桌案清雅素净,乃作四面平式,腿足与桌面对齐,又接角牙以加固。该设计始于宋、兴于明。四面平式窄长条桌用途甚广,乃明代千家万户之选。考木刻版画可知,此类条桌用法多样,可应不同场合需求。常置卧房之内,作书案或餐几,或倚客厅侧墙,陈花木或珍玩,亦可设宴,供宾主递酒布菜。
Lot5
明十七世纪
*花梨如意云牙头夹头榫带托子翘头案
尺寸:x50x89cm
来源:嘉木堂,香港,年
估价:HK$3,,-4,,落槌价:HK$14,,成交价:HK$17,,
翘头案长而不宽,两端翘起,明清时素为名门望户所爱。此案档板雕饰巧致,面板木纹隽美,尤为出众。翘头案常设客厅,倚南墙,可陈置奇石、时花、古玩等,于主人会客时平添清雅。桌案档板作如意云头者,于当时图书、绘画屡见不鲜。Lot99
明十六至十七世纪
*花梨雕龙凤花鸟纹束腰矮桌展腿式半桌
尺寸:.5x64.4x86.7cm
来源:
GangolfGeis收藏纽约佳士得3年9月18日,编号23估价:HK$1,,-1,,落槌价:HK$11,,成交价:HK$13,,牙条轮廓圆转,刀法秀逸,正面雕双凤朝阳,独具一格。此桌为半桌,雕饰精繁,殊为罕见,上部形如炕桌,王世襄名之曰「矮桌展腿式」。十七世纪家具多尚素净,然此类半桌不吝华饰,融不同家具风格于一身,别有韵致。Lot33
清十八世纪
*花梨双环卡子花拉开式躺椅
尺寸:.5x70xcm
来源:黎氏古玩,香港,年4月10日
估价:HK$,-1,,落槌价:HK$7,,成交价:HK$9,,此躺椅形制如同玫瑰椅,靠背及扶手梳背式加双环卡子花,而扶手加长。软屉坐面,前面的活动挡板,可伸缩,平放时可作窄床。躺椅造型简朴,散发文人气息,仍见明式家具之遗风。
宋代文人生活优雅含蓄,画中多见正襟危坐,未见醉翁椅或躺椅身影。反观明朝文人雅仕,生活轻松自如,多彩多姿,这与当时*治、文化理念有莫大关系。
Lot72
明十六至十七世纪
*花梨裹腿做矮老凉榻
尺寸:x.5x50cm
来源:
GangolfGeis收藏纽约佳士得3年9月18日,编号20估价:HK$1,,-2,,
落槌价:HK$7,,成交价:HK$8,,
榻,乃中式家具古老款样之一,自两汉已风靡,供贵胄睡卧,及至明代,除常置卧室,亦可入书房。凉榻虽多为一人用,然现例尺寸宽绰,可卧二人,起居皆宜。
此榻部件圆实,裹腿枨四面交圈,乃仿竹制家具。长久以来,竹制家具受人喜爱,因竹之挺拔气节素为文人所仰,且竹柔韧圆活,宜造轻便之物。明代工匠取名贵木材倾力打磨,活现竹之灵秀。
Lot
明十七世纪
*花梨嵌铁梨木夹头榫平头案
尺寸:x67.5x81.5cm
来源:香港佳士得年10月31日,编号
估价:HK$3,,-4,,落槌价:HK$7,,成交价:HK$8,,
平头案素来无饰,此案上雕纹者殊为罕有。腿足缩进,不连桌角,乃明代经典式样,因形似汉字「一」之孑然一笔,素称「一字首式」。
此式脱胎于传统木造建筑,自宋以来频频见诸刊本、绘画,线条简洁大方,为中式家具不朽经典。案前墨客可挥笔自如,且不设抽屉,长边无枨,以免坐椅之人使用不便。Lot1
明十七世纪*花梨高束腰三弯腿长方香几尺寸:38.6x27.7x79cm
来源:黎氏古玩,香港,年4月10日
估价:HK$,-,落槌价:HK$6,,成交价:HK$8,,
香几长方形,高束腰,壸门牙条浮雕卷草纹。四足,三弯腿外翻豹脚式足,下承底座。形态清雅俊美,线条流畅曼妙,赏心悦目。
王世襄在《明式家具研究》中论及香几:「富贵之家,或置厅堂,上陈炉鼎,焚兰煴麝;或置中庭,夜色将阑,仕女就之祈神乞巧。道宫佛殿,也设香几,焚香之外,兼放法器。」寥寥数语,道出了香几之用途及美态。
Lot38
明十七世纪
*花梨十四屉药箱
尺寸:84.8x46x.5cm
来源:纽约佳士得年12月3日,编号
估价:HK$1,,-2,,落槌价:HK$4,,成交价:HK$5,,
双开门内设十四屉,大小不一。方角多屉柜通称药箱,用于存放药材,亦可收纳文书、笔墨,乃至首饰、珍玩等。明末清初文士李渔(-年)着《闲情偶寄》,康熙十年(年)初刊,论及抽屉之功用,名此类多屉柜曰「百眼橱」。
Lot45
明十七世纪
*花梨有柜膛圆角柜成对
尺寸:96x51xcm
估价:HK$2,,-3,,
落槌价:HK$5,,成交价:HK$6,,
圆角柜乃中式家具典雅之范。上窄下宽,柜帽喷出,作臼窝以纳门轴,乃从木造建筑演化而来。由下至上收窄,尤显挺拔、轻灵,柜门及两侧如室内之墙,可灵活拆卸,柜内空间一览无遗。此式雏型为带门大箱,宋人置于案上。Lot60
十七世纪
*花梨交杌
尺寸:57.3x37.3x53.5cm
来源:
GangolfGeis收藏纽约佳士得3年9月18日,编号27估价:HK$,-,落槌价:HK$2,,成交价:HK$2,,交杌,又名马札,造型轻巧、可折叠,便于携带,尤为出游之用。明仇英绘,万历时期刻本《列女传》记录了一名随从扛着交杌,跟随主人马后,应协助主人上下马或中途休息之用。
交杌源自西域,始见于东汉,又称胡床,游牧民族绑在马背上以便歇息之用。《后汉书.五行志一》记载:「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族皆竞为之。」京城贵族的竞相效仿,在中原被广泛使用,成为中土最早坐具之一。
此专场共件拍品登场,其中40件未能售出,成交率仅67%,不算理想。惟由于*花梨表现超群,故全场总落槌价仍然达到HK$2.77亿,超越约HK$1.7亿-2.4亿估价范围。
以下为大家简介*花梨以外的重点成交。
Lot16
西汉
玉雕朱雀纹高足杯
本场季*
高度:11.3cm
来源:年6月20日购于香港
估价:HK$6,,-8,,落槌价:HK$18,,成交价:HK$21,,西汉时期,高足玉杯珍贵非凡,乃为皇室、诸侯、朝廷权贵所制。类似例子曾于重要遗址、墓葬出土,且发掘地点皆位于墓室主位。
据学者考据,此类高足玉杯并非真的作平常饮酌之用,而是应与祭祀相关,装盛添加了细磨玉粉、甘露之「灵药」,祈求饮者长生不老。
此杯凤鸟纹以谷纹下地相衬,繁复缜密,涡纹方向各异,两两成双,或水平、或垂直,变化之间生意盎然。其他相类之器,多仅缀谷纹,或高足作圆弧形。
Lot19
明永乐
翠青釉盖罐
尺寸:12cm
来源(值点网整理):
重要亚洲私人收藏香港苏富比9年10月8日,编号(HK$9,,成交)估价:HK$10,,-15,,落槌价:HK$14,,成交价:HK$17,,
此罐于大概HK$万价位起拍,连获17口叫价,连佣HK$1,万成交,由「L」号竞投牌胜出。此位收藏家亦投下同场另一件明朝瓷器-洪武双色暗花云龙纹碗(见下)。
一般来说,青釉瓷器以颜色深浅分成三类:青色较浅者称为粉青、较深者称为冬青、更深者曰豆青。
明代永乐一朝的青釉特色是玻璃质强,同样按呈色分成三种,但分类与名称与上述不同,分别为影青、冬青、翠青。
永乐影青釉,顾名思义是仿宋、元时期的影青釉品种。釉质肥润,有较大气泡布于釉中。由于釉面玻璃质强,在已刻划纹饰轮廓线内形成积釉现象,把纹饰衬托得格外清晰秀美。永乐影青瓷传世种类不多,一般只见撇口碗。
冬青则色泽较重,釉色青中闪绿,苍翠欲滴,具有宋、元龙泉釉的效果,故也称为「仿龙泉釉」。釉质肥厚,多有小气泡及垂流现象,偶尔也有无气泡的。
至于翠青釉,色泽光润,色青嫩如翠竹,常见盖罐和高足碗。器面多光素,因釉汁随器身各部位的凹凸起伏面面垂流积釉,从而使盖罐肩部色泽浅淡而下部浓重。
当然,书本文字上说明并不困难,惟亲身鉴赏时却不是这么容易分辨。同是青釉,冬青和翠青呈色有时颇为接近,判断时就只能靠经验和主观意见。
以我们谈的这件永乐朝青釉盖罐为例,于9年首次在香港苏富比拍卖,HK$万成交,当时行方判断为「WinterGreen」、即冬青。
今次再度于苏富比易手,行方则判断为翠青。
Lot31
南宋
建窑禾目天目茶盏
尺寸:12cm
来源(值点网整理):
PeterHariolfPlesch(-年)收藏,至年伦敦苏富比年3月17日,编号7BluettSonsLtd,伦敦,年罗杰琵金顿(-年)收藏,年始,自此家族传承香港苏富比年4月6日,编号12(HK$5,,成交)估价:HK$12,,-16,,落槌价:HK$8,,成交价:HK$9,,瓷器市场近年掀起高古宋风,令愈来愈多收藏家认识到建窑(位于今日福建)黑釉盏器。此建窑茶盏的HK$万落槌价虽然远低于估价范圈(HK$1,万-1,万),但仍然比年拍卖成交价升值了约37%,以投资角度来看其实已算不俗。
日本收藏家自古就爱「建盏」,惟他们却称之为「天目碗」,为何会有此独特称呼?
时间回到千年前的宋朝,品茗之风遍及大江南北,宋人不但爱办茶宴,以茶待客,更会斗茶茗战,一比茶艺。福建瓷窑的黑釉茶碗乘时兴起,大行其道,不但为文人墨客所推崇,连皇帝也下旨命令烧造御用茶碗。「建盏」二字,从此成名。
中日文化交流与商贸来往,自古未断。前往宋朝求法的日本僧人,回国时也带回学到的茶艺礼仪,以及所获茶器。
黑釉建盏与浙江临安天目山甚有渊源,后者以高耸日本古松闻名,天目茶现仍驰名。学者推断,当年日本僧人离开宋土,把建盏与天目茶一起带回本国,于是把「天目茶」之名也套用到「建盏」之上,于是建盏就成为了天目碗。
建盏釉色之美在于上面的结晶斑驳,而大家正是按这些结晶斑驳形状之异去分类:最为人熟悉的包括兔毫(像兔毛般细长)、油滴(圆颗状)、曜变(七彩变幻)。
是次成交的建盏在日语称为「禾目」,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兔毫」。
Lot46
明洪武
御制外酱釉内蓝釉暗花云龙纹碗
尺寸:20.5cm
估价:HK$8,,-12,,
落槌价:HK$7,,成交价:HK$8,,
洪武朝御制云龙纹碗,碗形撇口深腹,胎体厚重,外罩酱釉,内施蓝釉,模印五爪祥龙腾游瑞云,乃属为数甚稀的一种暗花双色釉瓷。云龙纹碗内外施异色釉药,于当时应属繁缛技法,前例罕有,后代亦鲜。
综观全球博物馆,纹饰、釉色与此碗相近者的完整例子寥寥,包括以下五例:外酱釉内蓝釉高杯|大英博物馆外酱釉内蓝釉盘|大英博物馆外酱釉内蓝釉暗云龙纹大碗|南京博物院外酱釉内蓝釉高足杯|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TheNelson-AtkinsMuseumofArt,美国密苏里州)外蓝釉内红釉云龙纹碗|曾由日本出光美术馆收藏,后于年在伦敦拍卖售出拍卖总结拍卖行:香港苏富比专场:凝盈一色(二)
拍卖日期:/10/9拍品数目:
成交:83未成交:40成交率:67%成交总额:HK$,,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