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木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海南黄花梨今状
TUhjnbcbe - 2021/3/28 8:52:00
今天,野生海*几乎灭绝,我们能看到的活树大多是后期人工种植的,树龄超过50年的种植树也寥寥无几。年至今全海南岛种植了几十万株*花梨,可是等到这些树木真正成材还得等很久!如今的大料几乎没有了。寻料人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寻找那余留下来的一点点海*!那么,现在市面上卖的林林总总的海南*花梨,这些料来自哪里呢?来源有四处。

一、新料

一些树龄较长的海*活立木被买家相中后中后,在树的主人愿意卖的情况下,如果双方谈好了价格决定交易后,一般都是买家先付钱,付完钱后买家把树砍倒、运走。

因为在交易过程中一般都不允许打孔,全凭买家的经验评估其心材(海南人称为“格”)的大小,所以在树砍倒后会因为格的大小和品质而有赔有赚,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这就是为什么会被人称为“*树”的原因,也是为什么一般都要先付钱才能开始砍树的原因。

然后,就是运回去,劈格。

海南*花梨树中格的形态和大小往往变化无常

二、根料

过去,海南老百姓对海*根本不在乎。过去砍的海*都是从地表以上锯掉的,树墩树根没人要,于是大量树墩、树根一直被埋在土里。但是70、80年代国内很多制药厂收购海*作为制药原料(当时5毛一斤),这时候树墩基本都被挖走了,留下的只是难挖的树根了。现在,农民为了能找到这些树根,每次上山都要邀上5-6个人结伴开着拖拉机跑几十甚至上百公里到山里寻找,每次上山基本是3-4天,带着简单的生活用具扎营在山脚下。早饭后从山脚下的营地出发,每个人拿着刀、铲、锄头上山,往不同方向的山洞里钻,地毯式的搜索。只要有坑的地方都要挖上一会,或者每走一小段路就要停下来扫一些烂树枝来烧火,为什么呢?1.因为这个坑可能是曾经的大树被砍伐后留下来的,坑底下必有树根。2.烧柴火坐闻其味,如有海*的味道那么说明此地曾经有海*成长过(这也只有黎族大哥才有的经验)。海南少数民族黎族寻料人的生活:

前几年,海*老根料容易找,霸王岭,公爱,板桥,石碌,尖峰岭,每天都有料挖出来。

至今,各种各式的挖到海*发财的故事流传民间:

如,一个黎族阿妹在山腰下打柴时,无意中发现地上有一些很像花梨格(地方称呼)的根料,好奇心的唆使下,她上前捡了起来,砍一刀拿起来闻,没想到居然是块海*小根料(几两根料老板过来收也有几百块钱)。

于是她在那一个地方地毯式的搜索,怀疑那个地方以前有过大棵花梨树存在,刨开地面上的泥土,将附近的植被翻了个底朝天。直至天快黑了,她找了一半蛇皮袋的小料,回到家称有30多斤。

故事只是故事,但当年黎族村民组团上山找料的场景却是真实存在,人们不断的挖掘寻找,整片大山整片大山的找。

收料人就在山脚下等着,望眼欲穿盼亲人啊。可惜绝迹的就是绝迹的,那时那景,俱往矣。

三、木艺人手里的存货

这个有三部分组成:一是惜售,时间越久越是惜售,于是一直惜下去,反正不缺钱看着涨也开心;二是生意一直没有什么起色,货也就积压着,时不时按行情出点,卖与不卖视情面和心情;三是改行了,就放着吧,随缘,当给后人存款了。

四、越南*花梨

有句话叫“好越不输海”,因为确实有一定道理,所以也归之于海*木料来源之一。毕竟,爱好是真实存在的,而越南*花梨中的精品也能起到替代的作用,犹如猛犸象牙之替代曾经的牙制品。

至于其他的材料,一律归假,不值一提。

本文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

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南黄花梨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