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花梨无束腰马蹄腿独板围子罗汉床
明代*花梨三屏风独板围子罗汉床,便是其中一件不加雕饰、木纹华美的例子。围子板除了锼出柔和的委角,背面还打洼作,锼出精致的立体边缘线,使围子板削薄一层,美丽优雅,甚为独特,令人在视觉上得到满足和享受,有隽永之趣,允称明代家具精品。这张床最大的特点是,三块围子可以前后调换,即两个大边没有开眼儿,只在两个短边上各开对应距离相等的两个眼儿,以供随时调换位。床座为标准格角攒边,边框内缘踩边打眼做软屉;边框内边四面规整打钢钉,以加固拉椰棕绳力度;可惜原织椰棕绳与席面已失,为保留其研究价值才未复原,故在木板上铺毯使用。三层织制的技艺,非常罕见,当下已失传。
明*花梨百宝嵌博古图顶箱书柜
书柜为顶箱式,以珍贵的*花梨木制成。木工制作工艺精湛,工艺特征表明其制作年代较早。例如:柜身正侧面露明榫,内部穿带或枨子明暗交替;尤其柜底部侧面牙条在腿足正面透出明榫;下柜无闷仓,设活动中柱。这些特征,均符合明代木工制作工艺。柜门以螺钿、绿松石、砗磲、寿山石、芙蓉石、料器、玳瑁、染牙、玛瑙、象骨、乌木、鸡翅木、*花梨、*杨及掐丝珐琅等珍稀材质,镶嵌炉、鼎、尊、瓶、觚、爵等博古图,侧山则镶嵌玉兰、腊梅、牡丹等折枝花卉。博古图案精美华贵,古意盎然。所嵌百宝雕琢细腻微妙,雕刻手法涵盖透雕、圆雕、阴刻等,技艺精湛超群,所雕图案层次分明刻画入微,立体感极强。尤为难得的是一些器皿上的动物图案,如狮子、龙、猴等,均为正脸,其形态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
晚明*花梨高靠背南官帽椅成对
高大南官帽椅挺拔俊秀,宽厚的靠背板纹理流畅,引人入胜。弯曲的搭脑和扶手以烟袋锅榫与椅腿连接,这种工艺颇为考究。椅盘下三面安装券口牙子,高雅而冷峻。明式家具做工处处考量,以用材为例:纹理漂亮的木材往往用在最醒目的地方,这种构图手法与中国书画的悬挂有异曲同工之妙,文人思想体现在生活的各个层面。在明式座具中较为高大的亦是当时地位较高者使用,这一点在传世的版画中可以得到印证,因此存世也更加稀少。这对南官帽椅的高度、做工和木材的选择,有强烈的绘画感和雕塑感,堪称杰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明末*花梨冰绽纹柜
制于明末清初的陈列柜传世品数量稀少,此例在众出版家具中独一无二。上层柜身的冰绽纹是仿照明代建筑中风窗的设计。柜顶以格角榫攒边打槽镶板心,下装二根出梢带。四根方材立柱上以粽角榫与柜顶边框接合,出一透榫。此柜分上下两部,上为透格层,活动式闩杆旁两扇可拆卸的柜门及柜帮均以短材攒接成冰绽纹。柜身装有白铜长方形合叶与面叶,三个方形钮头与吊牌。下层柜身,活动式闩杆旁两扇可拆卸的柜门均以格角榫攒边打槽平镶板心,柜帮构造相似。柜内中央有一格板装两具抽屉。门下作肩底枨下有壸门牙条。两侧安类似牙条。柜身装有白铜合叶与海棠形面叶,三个方形钮头与吊牌。合叶与面叶上刻有云纹。此柜通体用*花梨造。
清17/18世纪*花梨圆角柜(一对)
此对圆角柜充份展现明代家具的简练沉穆,得以成对流传,实为罕见。其通体光素,比例匀称,而上窄下宽的柜形,更是明清通用的式样。本品最特别之处在于此对圆角柜的四扇门板皆取自同一木料,而木纹更是对称相抵,此亦足见匠人独具匠心之处。现存例件如本品般之尺寸及门板上的木纹搭配设计依旧罕见。此对木柜还在木框内部分别有「一」及「四」的记号,证明其原属四件大柜的部件之一。
清卢葵生制*花梨剔红嵌宝八屏风
屏风是我国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物原》有“禹作屏”之说,若果属实,则屏风在四千年前就出现了。汉刘熙《释名·释床帐》谓:“屏风,言可以屏障风也。”屏风是古代居室内重要的家具,还意味着地位与权力。《史记》中载:“天子当屏而立。”屏风通常设在天子座后,历代皇朝莫不如此。屏风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制作材料的选择就不可等闲视之。屏风*花梨质,八扇成堂,钩钮连接,素边框,边框精选上等*花梨制就,色泽深沉静穆,包浆莹润醇厚。屏面分三部分皆红地嵌装百宝,以剔红锦地为底,施以百宝嵌工艺,上部在红色漆地上,以白玉、翡翠、玛瑙、象牙等珍贵材料镶嵌出“麻姑献寿”、“羲之爱鹅”、“原璧归赵”等图案,其间画面构图疏朗清丽,色彩绚烂夺目;中部饰双螭龙纹;下部彩蝶轻舞、飞鸟穿梭,构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美景,画意清新娴雅,曼妙生动。围屏足部均镶装铜套。
清初*花梨雕云龙纹大四件柜
四件柜也称“顶箱柜”,因柜有顶箱,按成对计算乃由四件组成,所以通称四件柜。此四件柜形制巨大,通高cm,故宫太和殿所藏紫檀雕龙纹大四件柜高cm,此柜为所知第二大尺寸的四件柜。四件柜柜膛宽大,宜于存放朝服且不用折叠,故又名朝衣柜。大四件柜为有余塞的硬挤门式,柜门和顶箱柜门板均满雕云龙纹和海水江崖纹,气势宏伟,雕琢流畅。柜膛面板雕两组四只独角兽,间以杂宝纹和海水江崖纹;正面牙板雕两组狮纹和麒麟纹,间以杂宝纹。两侧牙板雕螭龙、卷草纹;所有合叶、面叶、钮头及吊牌等金属饰件均为錾花鎏金装饰,图案统一为缠枝莲花、山石纹。
大四件柜的整体布局合理,柜内中部置两抽屉,上部置一隔板。顶箱柜内中置一隔板。平常所见四件柜多是包镶*花梨,而此柜内外通体全部选用*花梨料,且用料粗硕不惜工本,柜体之大,用料之硕,雕工之精,都是非常罕见的,当年至少是皇室近亲-亲王府内所陈设之物。
清18世纪*花梨六角南官帽椅(一对)
相较于玫瑰椅,六角官帽椅的型更为变化多端。此种椅式因设计精巧,在明代大行其道,明代木刻版画和绘画虽有六角官帽椅的记录,但至今得以保存之例极少。其中一幅作于康熙48年至雍正元年间的《十二月美人图》,即描绘宫中女子端坐于一竹制之六角官帽椅赏看置于黑漆描金案上的古玩(图一)。其椅设计亦如本品般,椅背及扶手下方均设有疏背直棂。
清乾隆紫檀座*花梨框嵌乌木山水人物御制诗文插屏
插屏形制规整厚重,富丽堂皇。屏座由紫檀木制成。两侧座墩束腰,饰覆莲瓣纹,有四如意云形外撇矮足,颇为独特。插屏边框取材*花梨,倭角,阳起双线饰边。屏心嵌乌木,一面透雕殿宇楼阁及山石树木,庭园等图景,亭台回廊,湖石丛竹,取景雅致。其间有白玉雕人物,或于庭中谈古论今,或于廊中游园赏景,纹饰呈现高浮雕效果,局部配合镂雕、阴刻等技巧,层次丰富。亭台临水而建,回廊环绕,屏座浮雕饰夔龙纹、莲瓣纹。背面为御制描金五言诗一首:“岭复溪环虞,高人各小居。后落款“御制诗”、“梁国治敬书”,下接“臣”、“治”连珠小方印。
清早期*花梨三弯腿六柱式架子床
此床*花梨制,为带门围子的六柱床。铺面大边四角设立柱,上有承尘,正面另安装门柱,由门围子与角柱连接,正面挂檐以矮老相隔置三块整料透雕条环板,透雕缠枝叶纹,寓意生生不息,万代绵长。透雕嬉戏盘旋于梅枝间的喜鹊,以“喜上眉梢”寓意祥瑞。挂檐下的罗锅枨,更起到了连接支撑的作用。围子全部用云纹门簇而成,北京匠师称之为“灯笼锦”。仔细观之,可见其中每组皆是由四枚双钩向外的云纹间隔一朵卡子花螭龙纹组成。图案横着分三层,中间一层是完整的,每层之间以栽销连接。匠师运用吉祥纹样,又经过精心设计,艺术价值自然提升。床身高束腰,铲地浮雕缠枝花卉,花卉阴阳相背,各尽其态,如临清风。壶门式牙板雕出枝叶卷曲饱满、富丽婉约的卷草纹,精致文雅。三弯腿足与牙板格角相交处雕出云纹饰角,形态优美,足端内翻卷云,外侧琢出草叶,工艺之细令人称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