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木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近一年半木工成长记录作品展示
TUhjnbcbe - 2021/4/25 19:53:00
最新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年5月,一个偶然的机会,突然就对木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最初的毫无概念,到翻遍了B站中几乎所有木工制作的视频,再到去油管观看更大量的相关视频,自己从0开始一点点摸索以及不断尝试。到现在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对木工制作的各种技法多少都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也做出了一些还挺满意的作品,手上的工具也换了好几轮,但居家做木工毕竟还是存在诸多不便,尤其是在小宝宝降临之后(噪音、灰尘等)。所以今天发一个长文,整理一下这一年半以来做过的木工作品,从这些成品的细节之处可以明显看出技法的进步,也算是给这一段沉迷木工的日子做一个总结吧。本文放出来的成品并非全部,中间还有一些失败的半成品或者同类型的作品。这是做的第一个小物件,一个地动仪,最终的成品还要在上面挂一个重物,以起到地动仪的作用。细节不堪入目,很多榫卯结构也都是错误的,表面处理完全不得要领。第二个成品,也算是第一个正式作品。挑战了燕尾榫,细节缝隙同样不堪入目,而且在打磨环节也不得要领,多次返工后依然有一些划痕不知从何而来。依然不了解表面处理的技法,所以这个笔筒在一年之后,表面变得愈发粗糙。上一个笔筒制作完成后的边角料,做了这个小摆钟,自己买的表芯,时间刻度用的圆木榫,背面的结构有问题,就不展示了,表面的细节与前面的成品有着同样的问题。买表芯上瘾,一口气又做了两款挂钟,由于当时还没有找到黑胡桃的圆木榫,所以时间刻度突发奇想用的黑色蜡油,夏天来临后,刻度毫无悬念的都化掉了。同时表面开始尝试雕刻纹理,一方面是一种尝试,另一方面也暂时解决了光滑表面无法处理到理想状态的问题。左侧的挂钟采用的拼接技术,但当时还没有get到拼接木材会产生的形变问题,导致左侧挂钟没过多久变形成曲面,再加上刻度融化的问题,最后这个成品在半年后被遗弃。黑胡桃木、榉木拼接的一个笔筒,基本是前面几个成品的边角料,当时正好自己的工作台需要一个笔筒,就随手做了这个,用的最粗暴的圆木榫拼接技法。因为是工作台刚需物,虽然有诸多很不满,甚至不能算是一个用心的作品,但也用了差不多一年,直到最近整理木工工具的时候才丢弃。在经过前面一系列的“练手”后,终于迎来了第一个结构比较复杂的“大件”。这个桌面收纳盒,借鉴的淘宝同款设计,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技术做了一些调整。对于表面的打磨终于有一些摸到方向了,确实光滑了很多。虽然榫卯部分还是会有缝隙,但学习到填补缝隙的技术,所以看上去也好了很多。同时这个作品也是电动工具尝试的开始,尤其是修边机的使用,当时还是很不熟练,但后期的作品几乎离不开修边机以及部分小型电动工具的使用了。年Summer的生日礼物。*杨木木梳,这件作品是我个人至今都很满意的一个,从一段最原始的*杨木开始,自己开料、加工、锯齿、打磨,可以说细节满满,算得上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当然了,在这把木梳之前还测试性的做了两把类似的,这里就不放出来了。同时右边的中国结也是由我完全手工制作而成,我确实是对做手工具有浓厚的兴趣。时隔几个月后再次做了一个笔筒,这个纯粹是继续练手的一个作品。表面延续了手工雕刻纹理的处理方式,如前面所说,由于光滑表面的处理细节始终不得要领,所以那段时间大量采用了这种表面处理方式。做了一把木锤,锤头是榉木,同样是手工雕刻纹理,锤柄是黑胡桃木。从背景图可以看出当时的工作台上已经有不少工具了,关于工具方面后面有机会单独再写一篇文章来做总结,本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完工日期:年10月28日历时2个月,从构思、画图、开料制作,中间还包括一次完全返工。黑胡桃实木,*铜配件,全手工燕尾榫。这款首饰盒,作为我们的结婚礼物,可以说是我接触木工半年以来的技术集大成。当时对于这种结构的首饰盒,可以说几乎没有经验,完全靠着淘宝上的一些细节图片,以及B站和油管上看到的类似视频,然后结合自己手上的工具以及技术能力,对内部结构进行重新设计。表面的打磨也达到了当时那个阶段的最好水平,细节的调整也算是当时的巅峰了。虽然现在回过头再重新审视整个过程,可以做的更好,但在当时能做到这种程度,我还是非常开心的。上面两个作品是在油管上看到的一些木工机关盒视频后进行的尝试,同时还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多的雕刻操作,做了一个纸巾盒和一个小储物盒,很有趣的尝试。婚期临近,用榉木做了一个小小的戒指盒,外侧用红花梨嵌入了一个小小的蝴蝶结,不过磁铁的安装还是不够完美。戒指盒的延续,红花梨木又做了一个小小的首饰储物盒,继续熟练了燕尾榫的操作。现在回头来看,我确实很喜欢做各种盒子。疫情期间,Summer又重新开始做手工皂,我便也配合着做了几个实木皂盒,用的红花梨和黑胡桃木,小皂盒做起来并不算复杂,在那个时候已经比较熟练了。榉木和红花梨拼接的桌垫,这个作品是我第一次尝试手工导圆,先用锯子锯出大概的形状,然后用鸟刨一点点去修整。导圆能够做到这个程度,我在一开始是没有想到的,非常有成就感。紧接着就做了这个小圆凳,但是四条腿的安装阶段缺乏经验,有些歪,不够完美,但到这个时候对于榫卯结构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所以小圆凳的牢固程度还是非常可靠的。同时期还用白橡木做了一个方凳,但是因为失误导致原计划的八字腿做成了平行腿,可以说算是一个比较失败的作品,也就没有留下当时的影像资料。不过这两个小凳也开启了我对于更大规格作品的挑战。飘窗的小矮桌,70×40×38的尺寸,这个可以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大件了。与前面的那些桌面小物件相比,大件的加工难度确实会更高一些,尤其是居家制作,受限于场地和空间。同时还有表面的处理,小物件可以自己用砂纸一遍遍打磨,但是大件打磨时对体力要求更高,以及打磨后的上蜡技法和流程如果不得当,在大件上会被完全体现。后面在完全掌握了正确的打磨和上蜡技法、流程后,配合后续购买的圆砂机,对桌面部分进行了一次翻新。现在可以说表面非常光滑,非常舒服。但依然还是存在一个问题,即木材拼接后的变形问题,这个问题我在前面的挂钟那里就提到了,圆形桌垫后续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形变,这个桌子自然同样未能幸免,目前桌面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形变。虽然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可以解决,但在这个桌子上已经不再具有比较可行的挽回方案了,也是一点小小的遗憾。完成飘窗小矮桌之后,又做了一个结构更加复杂的笔筒,这款笔筒至今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作品。而且在经历过大件的洗礼后,对小物件的制作也更加得心应手,细节层面可以说比之前的那几个笔筒有了质的提升。下面,将是本文最高光的一件作品,整个制作周期从年6月持续到10月,整整四个月:从得知要做爸爸开始,我就在构思可以给即将到来的宝宝做点什么。想来想去决定挑战一下自己,做一个完整规格的婴儿床。用了大量时间去淘宝对比合适的款型以及对应的尺寸,然后重新设计构思,选购木材,一边制作一边调整设计方案,整体可拆卸、床板可升降,后续还可以变为小沙发或者宝宝的小书桌,最终耗时4个月终于做出了一件各方面自己都比较满意的作品。木材选用的依然是最喜欢的黑胡桃木,原料木材购买就花了近元(由于没有大型设备,因此只能购买单价较高的非毛料),中间还有一次大幅度的设计调整,又重新购买了部分原料,最终成品的重量在百斤以上。也正是通过这件作品,我对于表面处理的技术终于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后续的作品表面光滑平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以说在这件作品之后,我的木工技艺也从刚刚入门的小白,多少触及了资深爱好者的水平。经历过婴儿床大工程的洗礼之后,又做了两个盒子,细节和表面的处理都相比之前有了极大的提升,同时对于各类工具的使用以及各种结构的加工也变得更加得心应手了。随着宝宝的降临,出于噪音、灰尘以及安全性的考虑,木工的事情要暂时放放了。回顾这一年半的时间,观看了大量的相关视频,完整体会了自己从0开始一点点学习、尝试、思考、改进、成长的过程。中间走了不少弯路,淌了不少坑,手指还受伤缝了10针,各种工具和材料也买了不少(堆了一个柜子)。一年半下来,对于木工技术、榫卯结构、设计思路上也都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和理解,可以说这是非常开心且有趣的一段体验。冰水泡杯茶

当下即真理

1
查看完整版本: 近一年半木工成长记录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