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材与心材
《红木》国家标准里面所指的红木,无论是哪个树种,都不是指木材的全部,仅仅是指该种木材的心材。所有硬木都有树皮、边材、心材之分。边材与芯材相比,颜色要浅很多,绝大多数红木的边材都是白色或*白色的,在红木家具是俗称“白皮”。
边材起到传导养分的作用,所以这部分木材质地相对疏松,富于营养,所以也是寄生虫的“食物储藏室”。并且,边材与心材其密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虽然它源自于同一根树干。因此,边材必先损坏。
据统计,全国有关红木家具的官司中,90%与用材有关。而在这90%中,又有50%以上与边材有关。
如何分辨红木家具是否使用了边材?
1、看颜色。红木制品未上油漆前,呈棕色、紫红、紫黑、黑色。白皮颜色则很淡,接近白色。没有上漆、上蜡之前,几乎一眼便可区分开来。
2、看外观。如果是名贵红木制成的成品家具,加工一般不可能用黑红等深色打底,通常是经仔细整理磨光后,用清漆或打蜡,让花纹充分显露出来,以保持欣赏价值。如果成品颜色为黑沉或看不出花纹的,可用强光手电照射来观察辨别。白皮部分做上去的颜色发“漂”,如同抹出的红脸蛋和脸色自身的红是不一样的。
3、看纹路。白皮是包裹心材的部分,其纹路很浅,所以在与心材相接的地方,纹路差别很大。如果发现木材纹路之间的纹理呈现很大差异,或者某处无纹路时,就要当心很可能是掺杂白皮了。
4、用手试温度。因为心材与边材的密度不同,摸上去的手感温度也是有差异的,心材的手感温度更“凉”一些,并且“凉”的持续的时间较长。
5、看光身。没上漆、没打蜡的家具为光身家具无任何掩饰,有无白皮比较容易识别。消费者可购买此类家具,看好之后再请木工打蜡或上漆,这种方法虽然稍显麻烦,但全程都在消费者监督之下,一目了然。
二、学名与俗称
根据《红木》国家标准,红木共有五属八类33个树种,要弄清其中区别,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对消费者来说不是易事。
目前的红木市场上,商家普遍以约定成俗的“XX紫檀”、“XX花梨”这些俗称来进行宣传和标注。在这些红木的俗称中,很多确实为公认所熟知且深入人心,例如小叶紫檀、海南*花梨、缅甸花梨、紫光檀等等这些红木行业惯用树种俗称。
但这种深入人心也导致行业经常有商家没有按照用学名标示等行业规范的要求进行标示。也正是由于这种长期的宣传,很多消费者以为“XX檀”、“XX花梨”就是红木的标准分类和名称,根本就不知道还有树种学名一说,更不要说将俗称与具体树种对应起来。
根据调查,由于对红木了解不够,很多消费者都以为叫“XX檀”、“XX花梨”、“XX酸枝”的都属于红木。于是,为了卖上好价钱,很多非红木木材纷纷“攀亲附贵”,被冠上五花八门"XX梨"、"XX檀"、"XX酸枝"这些红木的惯用名称作为后缀。
当然,这些攀亲附贵的俗称大多也并非红木市场上制售成品的商家个人所取,很多都是在原木交易市场就已经形成。但这些五花八门的“俗称”确实扰乱了市场,一些商家也故意模糊概念并借此误导了很多人。经常有消费者在买红木制品时在"XX花梨"、"XX檀"这些俗称的误导下买了以为是红木的非红木制品,国内也不断有为此对簿公堂的案件。
墨竹轩红木家具坚持原木生磨、光身上市,是您明智的选择,我们一如既往的坚持诚实守信,永做良心红木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