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风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家具,古时候概念较为笼统,泛指多种不同类型的屏具,明代以后逐渐清晰,大体上分化为两种形式,如今在明式家具其他类中排第一。
最常见的一种是带底座的屏具,大小尺寸都有,高的可超两米,矮的不过尺余,外形轮廓大同小异,数量以“座”计。
另外一种是多扇、可折叠的屏具,以四至十二扇双数为一组,或排成曲齿状,或拢成圆弧形,成围抱之势,数量以“架”计,这就是“围屏”。
现存*花梨传世品中,绝大多数是单扇座屏风,尤其以案上小型器为主,大部分屏扇与底座分离,叫做“插屏”。
无论是分体还是一体,座屏风以屏面为展示中心,或装裱画像,或嵌石玉,或镶雕花板,而藏家们的目光,总是集中在以木料为主体的框架上。
相对于座屏风来说,*花梨围屏的数量就少了很多,可能是骨架较为单薄,流传过程中容易损坏散架的原因。
还有,和座屏风不太一样,*花梨围屏多为超大型,一般在重要拍卖会上可以见到,而置于案上的小围屏很少,偶尔碰到会让人倍感稀奇。
除了阻隔风刮,屏风还用于遮挡视线、分割室内空间,起到美化装饰作用。
如今,屏风已不再是生活实用器,由于内涵中具有文人用具的属性,在收藏中路份较高,市场上很受欢迎。
自从传统家具成为收藏品,*花梨屏风总是活跃在拍卖市场的最中心。围屏常传来拍出上千万元的消息,而史上第一件超过百万美元的*花梨单品,就是一件十七世纪大型座屏风。
座屏风也是红木家具竞相模仿的对象,它们在海南*花梨老料新做市场上也有一席之地。
一起来玩海南*花梨收藏吧!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