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木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文人的刀,又是一个ldquo江湖r
TUhjnbcbe - 2021/5/21 0:32:00

文人与刀,似乎总有点匹配不当的嫌疑。然而,自古以来国人就有“君子武备”的讲究,文人自然也是爱刀的。

历来的文房清供中以雅器、文器居多,然而毕竟是舞文弄墨的地,自然是少不了些文房“利器”傍身。

常伴历代文人左右的文刀是从冷兵器演化而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文士的侠义主张,文刀这一文房配件,甚至要比标配的文房四宝更早些出现在书房案头,至今仍无法替代。

旧时文人间的赠刀较为频繁。在喜欢毛边书的圈子里,互送书时,常常会再赠上一把精致的信封刀,周树人先生也独好这样的往来形式。

处江湖,难免战事,便是刀影相见。可别以为这单是武将之事,那些写出美文无数的文人们也是人手一刀,大多还不止哦!

中国人自古就有“君子武备”,都说“文人三把刀,书刀、文刀和茶刀”,过去身无佩剑的不能称之为剑客,而手无一把文刀的,又怎敢自称文人呢?

茶刀

海南*花梨

茶刀,茶具之一,

是茶人的兵器,

也是匠人的心血……

和田玉

茶刀,因外形与“刀”相像,

成扁平状,故取名“茶刀”。

茶刀可以是,木、竹、象牙、牛角、

牛骨、金、银铜、铁、等材料,

结构包括带有刀柄的刀体及刀鞘,

利用刀体前端的尖刃可顺利的插入茶饼内,

以此沿被切轨迹重复上述方法,

这时只要轻加很小外力,

即可实现茶饼部分的分离。

小叶紫檀两件套

茶刀刀刃的锋利却切出了茶的芬芳,

瞬间沁人心脾,

这里面饱含着中国人以柔克刚的人生哲理。

小叶紫檀

裁纸刀

19世纪象牙花卉纹裁纸刀

文刀,是文房裁纸刀的别称,

也是文人案头的常设品。

“朓嗟吟良久,手自折简写之”,

文刀是文房必备之具,

南北朝之后,特别是明清时期,

文刀因工艺精湛可以体现出主人的身份,

而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

清乾隆象牙贴*折纸刀

后来人们发现,

用利刃裁宣纸,使用效果并不理想,

反而是刃口略钝的刀更好用,

金属不再是裁刀的唯一材质,

象牙、玳瑁、红木、玉石、牛角、

竹子等质地坚硬的材料也被用于制作裁纸刀。

清竹贴*裁纸刀

由此,文刀迎来了一个制作高峰,

这些各式各样材料制作出来的文刀光泽柔和、

不浮不嚣、锋芒内敛,

有一种沉静优雅的魅力。

黑檀木

小叶紫檀

书刀

清龙勾柄书刀

中国在未发明纸之前,

用竹木简来写字,

因而需要一种修治简牍的小刀,

汉代称为“书刀”,

亦称削刀。

清白玉龙钩柄书刀

现代人书写时笔下发生误差,

可以用橡皮或涂改液抹掉,

而古人发生笔误时,

只能用削刀将原字从简牍上削去,

重新再写。

清白玉书刀

汉字删除的“删”,

右边就是一把书刀,

左边是用简牍编成的“册”。

起先是用青铜制的,后来改用铁制,

汉代大部分都是铁制的。

东汉时尤重书刀,

书刀已成为随身携带之物。

清嵌百宝东陵石书刀

清中期*杨鞘玉柄书刀

一件文房,一个器物,它的形成,与演变过程,总是充满故事。将往昔融于物质躯壳,让其长存于世,能够接触这些器物,是后辈们的幸事。

器美·人和·天地宽。文人的刀,没有铁筑利刃的戾气,多的是一份以文为器的书卷侠义。

以刀明志,以刀寄情,交往赠刀,诗歌咏刀,身处庙堂之,心系江湖之远,可谓“一刀一江湖”,这就是中国文人独特的刀文化,历久弥新,与君共品。

精品刀类作品鉴赏

?

小叶紫檀

小叶紫檀

海南*花梨

小叶紫檀三件套

大马士革折叠刀

大马士革

[木掌柜]系列产品—询价了解请加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人的刀,又是一个ldquo江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