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河南郑州,一太婆为补贴家用,准备将自己当年出嫁的嫁妆(一个首饰盒)卖出去,她找来收藏品爱好者并要价元,令太婆意外的是小伙却主动出价2万元收购,怎么回事?原来,经过小伙鉴定,太婆的这个精美的首饰盒子材质是金丝楠和*花梨,盒子上的图案是鱼化龙,寓意“鲤鱼跃龙门,节节高升”。在确定太婆能做主的情况下,小伙愿出2万高价收购,太婆觉得2万元太多自己不该收,让小伙给自己1万就可以了,但小伙最终还是当着太婆的面数了两万元现金交给太婆并表示如果太婆后悔了,可以原价赎回,太婆连声感谢并夸赞小伙“好孩子”。
从这段视频中可以看出,太婆是个朴实善良的老人,小伙也是个实诚人,为小伙的坦诚,善良点赞,在这个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熏心的社会,很多人在金钱利益面前迷失了自己,小伙子算得上是古玩界的一股清流,童叟无欺,面对太婆不识珍宝仅出价,没有选择欺骗,而是坦诚相告物件的价值。和2万之间相差40倍,这是一个赚翻的机会,面临金钱诱惑,小伙果断选择了良心。
我们在小伙身上看到人性的闪光点的同时,有网友却对此事提出了质疑:
1、小伙花2万收购,一转手可能以20万卖掉,直接赚翻,没什么好表扬的
1)、太婆出价,小伙给到2万已属大大的良心,既满足了太婆的心里价位,也没有让太婆吃亏,已是大大的良心,毕竟2万相比而言已经强太多了,这对太婆来说已经是一个意料之外的惊喜,太婆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卖给小伙,也是看中小伙的实诚。
2)、古玩收藏品界赚的就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差价以及时间的价值。如果无利可图,收藏品商人为何又要花费时间精力到处寻找收购有收藏价值的老物件。
3)、买定离手,不管多少钱买入,能卖出多少钱是小伙子的本事和实力,凭自己的能力赚钱,没毛病。
2、这是一场自编自导自演的短剧,为赚流量
有网友认为这是一场自编自导的短剧,为了赚取流量,老嬷嬷什么也不用卖,当一个群众演员就收下元封口费了,以后别人问也不能说。
个人认为,太婆非常朴质,视频中得知自己的嫁妆是宝贝,值2万时的惊讶和惊喜表情是演不出来的,更何况太婆家里还挂着逝去老伴的画像,如果不是生活拮据,谁会为了元当着老伴的面出售自己的嫁妆,奶奶独自一人生活实在不易,就不要以恶意的眼光去猜测了吧。
不管怎么说,都为太婆感到庆幸,能够遇上有良心的买家,不至于吃亏,嫁妆盒子是太婆喜爱之物,之前一直不舍得卖,现在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出售,也是忍痛割爱,遇到慧眼识珠的收藏品小伙,也算是值了,至少能让此物件的价值得到发掘。为良心的小伙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