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四出头官帽椅,断代为明晚期,结构紧密、四平八稳,要么是经过修整,要么是保存得极好,才可能有如此状况。
近距离观察,木色比较均匀,椅子有原装原配的可能性。椅盘以上经常接触和擦拭,一般都保持整洁,因此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往往要从座下找起。
俯下身子抬头看,寻找各构件互为彼此的依据。
运气不错,一眼望见了斑驳脱落的老底,白一块、黑一块分布自然而均匀。反复对比确认,倾向于岁月使然,而非人工干预。
打亮电筒观察,弯带、藤眼完好,尽管藤面新换,但软屉结构被原样保留下来。另外,从黑漆剥落露出的底色上看,弯带比边抹颜色略浅,可能是软木材质。
我们知道,传统家具常常在接缝处披麻挂灰,以保持较长时间内不变形不开裂。倘若真是这样,总能在边抹、牙腿和枨子的交接处,找出些许泥灰或丝线的残留。
不一会儿,就发现后券口牙子与大边的连接处,有一道裂开的细缝,两边断口呈现出织物的构造特征。仔细再看,牙子背面果然贴了一层麻布。
沿着接缝向前捋,在边抹与券口牙子之间,腿子和券口,以及券口的牙条和牙头交接缝处,都有完整的麻片残留。
继续往下,就连管脚枨上也披麻挂灰,其制作工艺相当严谨,这在传世*花梨椅中并不多见。
从椅盘边抹,到脚踏下的底牙,基本可以确定各构件是原装原配的。
举一反三,着地处都保存得这么完好,扶手、椅背等部位还需过多怀疑?
一起来玩海南*花梨收藏吧!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