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仕轩红木《工匠主张YES》-:
6.这个照片的名字叫《如切如磋》
照片中的师傅正在用机器切割一块一尺有余见方的木料。这个造型有点像是镂空工艺,操作台上的木屑——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缅甸花梨的木香味。师傅的头上青筋暴起,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个比较费劲的活。照片的前面已经堆放满了小山一样的开好的木料,而师傅身后的灯光也显示出其他同事正在各自忙着不同的工序。通过这一张照片,红木家具厂的色香味都完整地体现了出来。朋友们,你想来工厂走一走,看一看吗?
7.这个照片的名字叫《我是木工》
照片中的师傅被拍摄的团队打扰到了,眼里的意思流露出——可以了吗?你们拍好了吗?没看到我还有一大堆工作没完成吗?他的年纪估计不到40,工服上全是常年辛劳的印迹;戴着口罩,车间的粉尘染灰了他的寸发;。你想象不到他已经在车间工作超过了15年。想起电影《12勇士》中的一句话,“这是杀手的眼神!”
套用一下:这是木工的眼睛!
8.这个照片的名字叫《我有功夫》
照片中的师傅正在校准一台机器——只见他马步半蹲,双脚内扣,腰部下沉,双手如使“太极拳法”一般……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力道沉稳,似有排山倒海之势。师傅那戴着的口罩后面,似乎说着这么一句:我是有真功夫的!师傅的脚下,还放着一把刚刚用过的锤子。看来这个校准的活并不轻松。在师傅的身后,是亮着的灯光和井然有序的各个工班。这样一个充满了工匠味道的厂房,里面还有许多的秘密,且听我下回分解。
9.这个照片的名字叫《木头上锈花》
照片中的师傅正在操作雕花。这是个细活,都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在雕花这个活里,是“差之毫厘,失之千年”!师傅的眼神虽然看不到,但那种神情却弥漫开来,真可谓是“木头里锈花”啊!很多朋友都问,红木的雕花都是机器做的吗?可以说,机器雕花只是在雕花工艺中的30%的工作。时代在进步,很多商家似乎在强调雕花的手工比例,其实,在红木的历史长河中,太多的进步都跟机械化有关系——因为锯片的发明,才有硬木家具的普及;因为榫卯机械化,才更好地保护了传统榫卯工艺;同样的,因为有雕花机的出现,才有了这几年来传统中式家居的兴盛。红木与时俱进,谁说不是呢?
10.这个照片的名字叫《翻腾在指尖的刀法》
照片中的师傅正在“刮磨”。“刮磨”是用刮刀把红木的每一条细线修理到位,让红木家具看上去没有波浪纹和凹凸感,其工艺的检验标准是,顺着灯光看上去——丝滑柔顺。在繁多的红木工艺中,“刮磨”始终是手工的一大工序,目前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一件红木家具工艺到不到位,也就看这些边边角角的处理是否到位。如果说红木师傅们有哪些真本事,这种指尖上的刀法应该算一个!
(雅仕轩红木营销中心)
(扫码,加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