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口线、碗口线,*花梨收藏中常听说“碗口线”一词。有碗口线仿佛成了做工讲究的代名词,藏品介绍时也将它作为亮点,拿出来单独一提。可是什么是碗口线,碗口线到底长啥样,书本中没有详细说明,实践中也少有权威范例。
不久前见到的苏作*花梨南官帽椅,尺寸较同类明显矮一截,有趣的高度加上成对者罕见,不由得看了又看,突然发现椅盘上下都采用了的这种特殊线脚。
*花梨高靠背南官帽椅成对,长57宽56.2高.3厘米,断代为明末清初时期,估价至万元。
第一处碗口线出现在搭脑和后腿上截连接处的角牙上,一开始并未注意到。
靠背安角牙,是这种南官帽椅型的通常配置,从内侧看过去并无明显突起,表面上它光素无饰,没有什么特别。
由细节回到整体,再次环顾椅子的外形。移动中光影变换,角牙边缘由单一变得立体,线面快速转换,虚实瞬间交替。
半条隆起的脊线赫然出现,显露出角牙的线脚装饰。如果反方向观察,边线由外向内和缓倾斜,逐渐消失于无形。
扶手和鹅脖转角,装同样形状的挂角牙,不用说,轮廓也是外实内虚,有如沿平地爬上一段缓坡,然后断牙式下跌,这便是传说中的“碗口线”。
腿子和鹅脖上的槽口,与角牙相配合的地方也掏碗口形,确保拍合后接缝紧密。
两椅成对,靠背加扶手处一共八块角牙,个个沿边起碗口线,线型流畅飞扬,向外飘举。
椅盘下方,同样有碗口线修饰,您注意到了吗?
一起来玩海南*花梨收藏吧!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