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以纹理为美,木器多以素面为主,但也有少量传世品曾经上漆。历经百年之后,漆面脱落斑驳,与陈年旧渍交织在一起,形成脏兮兮的老皮壳,看上去并没有明快亮丽的感觉。
清*花梨插屏,长53.5宽30高78厘米,整体棕褐,比下面的浅色*花梨方桌颜色深了许多。
从插屏立柱侧边,可以看到原来的漆面,其他部分在使用中磨损或被人为清除,露出了木头本来的样子。
木质致密润泽,显得光滑、细腻,表面细节并不很清楚,或许是因为当初反正涂黑漆,没有精细打磨的缘故。
仔细寻找,还是能发现*花梨的蛛丝马迹。绦环板上棕眼变化多端,和其他木材粗细相似、长短相近、走向统一有着明显的不同。
复杂、纠结的纹理,则体现在屏扇的下抹头表面,这是由于树木扭曲生长的结果。
另外,*底中透出的一条条深色黑线,像毛笔在宣纸上拖过的墨迹,在立柱和站牙侧面都有。这种油线形成的墨色纹理并不常见,却也是*花梨木的典型特征之一。
人们常说莹光不好的木头不可能是*花梨,由于受表面条件限制,插屏上下莹光最强的地方,要数左边座墩的外侧。透过模糊不清的老皮壳,可以感受到顺直纹理泛起的金色光带,同时也注意到,木头的光感算不上特别强。
面对这件估价70至90万元的插屏,材质判断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真是*花梨,不失为一件形艺俱佳的藏品,如果打眼失手,这可是关系到百万元的事情。各位藏友,您觉得呢?
一起来玩海南*花梨收藏吧!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