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抽屉桌不多,纯作明式的传世实物更少,要是样式独特、材质还华美,那就可遇而不可求了。
抽屉两大夹一小、宽大边配窄抹头,特别的设计和用料方式表明,桌子在制作当初,要么木料本身不富裕,要么是古代匠师惜料如金。
我们知道,前人造桌案时,长度往往视手头材料长短而定。有时尺寸有余又舍不得截去,便在设计中想方设法将它们利用上,结果反而大异其趣,到如今也成了稀罕品。
具体到此桌的情况,很可能是材料短缺和省料、惜料兼而有之,因为只比巴掌大一点的小抽屉脸也三拼。
另外,桌面长.5宽53厘米,板心拼接数量却达四块之多,原木心材直径不过十厘米上下。综合分析表明,抽屉桌并非采用大料制成。
不过,料小和拼接并不妨碍整体效果,小桌看上去十分华美。这要归功于*花梨天生丽质,还有直径小则纹理多,枝杈小料的可观赏性往往胜过树干大料。
事实的确如此,抽屉桌的边抹和板心上有*脸至少十来处,大大小小、长长短短,形态各异。
靠外侧大边上的*脸一串三个,一圈圈呈鹅蛋型,细细的油线色泽浅淡,很容易被当成*花梨新料幼稚稀疏的纹理。
顺便说一句,新料的油线边界清晰而分明,老料则彻底晕散开来,此桌是新是老一目了然。
有的*眼中间还有一块木疖,看起来有点像黑眼珠,在莹光条纹的配合下显得炯炯有神。
中间一条带状长条纹从左向右划过,如同小蝌蚪或小鸭子缓缓向前游,身后留下一串涟漪。
板面上光影交汇、变化纷呈,即使照片上也能体会到流光溢彩的感觉,三屉桌*花梨效果一流。
一起来玩海南*花梨收藏吧!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