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的紫檀家具传世极少,比*花梨家具还稀有,堪称“收藏最高之境界”藏家及家具爱好者如果遇上,可谓是缘分。明代紫檀家具有如下特点。
木质优良:用紫檀做家具始于明代,所做家具均为皇家、贵族所用,故所选紫檀木均为上等原料。
整体造型协调:多数明代紫檀家具注重整体的造型协调和局部之间的比例关系,部件的长短、高低、宽窄、粗细皆因匀称而协调,因平衡而产生美感。在线条的运用上,明式家具多使用极为流畅的直线和曲线,两者搭配,展示了刚柔并济的表现技巧。
不用铁钉、胶粘剂:明代紫檀家具加工有三原则:非绝对必要不用木销钉,在能避免处尽可能不用胶粘,任何地方都不用镟制。
紫檀家具各部件连接多采用榫卯,为此明代匠师们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极为精巧的榫卯。一些大件器物,甚至采用活榫,方便器物移动、拆装。
少有雕刻:明代紫檀家追求简洁之美,大部分属于光素一类,少用装饰,偶有雕刻装饰,也不过是局部点缀。明代紫檀追求的是木质本身的色泽、质感。
明代家具主要以圆弧与圆为主体造型。如家具腿脚,多采用裹腿式的做式,术语叫“圆包圆”,故造型给人一种不夸张、肃穆而又沉着的感觉,宛如饱读诗书的文人气质。明代“襄腿帐双环卡子花条桌”为明式家具的典范。
紫檀器物在长时间使用之后,木材中的油脂会溢出至表面。保养完好的话,全器会呈现出金属的光泽,形成完美的包浆。
紫檀木包浆的特点
包浆颜色呈艳紫色,类似于玻璃材质,且形成于紫檀的表面。如果紫檀的颜色发乌发黑,则不是包浆,而是玩家对紫檀疏于清理,致使表面生成污物。包浆的光亮类似于用清漆罩过,但比用清漆抹出的光泽更为深邃,故使得紫檀器物灵光四溢。此即藏家口中的“包浆亮紫檀器物的年代越久,包浆越厚;新的紫檀制品不会有包浆
紫檀器物产生包浆要领
少用手把玩,尽量多用柔软干净的布料。一定要用手的话,事先将手洗净。避免汗水的污染。紫檀易开裂,故器物应放置在湿度、温度恒定的环境中,避免受日光的暴晒。包浆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玩家一定要有恒心。
紫檀包浆是紫檀本身的油性,经岁月“打磨”油质外泄,与空气中的尘土、人们触摸的汗渍互相融会而成。
有经验的专业人士通过包浆可以判断出紫檀家具的出产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