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清早期德化观音像
「博及渔人」,「德化」款
H:19cm
Lot清雍正仿汝天青釉蒜头瓶
「大清雍正年制」款
H:28cm
此瓶口若蒜头,长颈,溜肩,垂圆腹,圈足,通体施仿汝釉,底部书有「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款。雍正御窑瓷器素以秀美端庄见长,本品最称俊雅秀逸。其线条柔美起伏,尽见迤逦之姿,所施天蓝一色,匀凈莹亮,静穆古雅,胎骨细薄坚致,丽质怡人,远视之,宛若佳人玉立,风韵无限。饶见匠心独运。
Lot清乾隆炉钧釉汉方壶
H:20cm
Lot款识
此壶高身方钟形,敛口,短颈,四方直腹微侈,四注式盖,弧形钮,扁环状把,管状流,方管状壶流以四分之三平贴壶身,壶形上下呼应。里胎呈褐红色紫砂胎,砂质细腻,器表施浅蓝色炉钧釉,斑驳淋漓,流淌均匀,颇为华丽。釉层肥厚,色彩典雅,丰满硬朗。整器制作规范,线条柔和圆润。
此壶式是仿自汉代铜钫壶而来,故名曰「汉方」,是传统的紫砂壶式之一,明代《阳羡茗壶系》即有记载,到清雍正时期,与炉均釉结合,所做之器,颇为流行。底款字迹不清,似有「玉」「金」「重」字样。宜兴炉钧釉传世较少,此器造型规整庄重,整体比例和谐,线条流畅优美,乃为个中精品,甚为珍贵。
Lot清代粉彩过枝桃花灵芝纹盘
「大清雍正年制」款
H:10cm;D:54cm
来源:日本东京某藏家旧藏
注:藏家陈列室照片
此盘器型大气端庄,胎体细腻纤薄,釉质润白纯凈,构图疏朗有致,笔触细腻雅致。底部有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双圈楷书款。
器外壁绘屈曲遒劲主干一株分叉数枝,花朵分为二色,明艷动人。以褐色彩料妙笔皴染出苍雅浑厚灰褐树干主体,树干点染绿釉上加染白料之青苔,横欹生姿。蓝褐彩料搭配珠明料勾勒出的分叉树干,其上梅花填绘玻璃白彩,朵朵宜人,尽显冷香丰韵。灵芝二朵寄生梅干上,厚实茁健,质感如真,如意吉祥。红白二梅蜿蜒上沿与风姿绰约牡丹高低呼应。余白之中蜜蜂二只,蜂腹之绒毛亦刻画入微,动静相映,展现画面之生命张力。其布局构思精巧,内外图案既独立成章又浑然一体,令人叹绝。
谓花枝过墙,寓长治久安之吉祥意。故饰过枝之器,皆质量非凡。清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载:「过枝者自彼而达于此而枝叶连属之谓也,成化开其先,雍正继其轨」此种花枝或花茎自圈足与外壁交接处拔地而起、顺势而上并延至器内的过枝花,若要获得本器般处理得行云流水,唯有画技卓绝者方可为之。凡运用此法之器,皆质量非凡。
Lot清康熙青花花蝶纹盘二件
H:3.5cm;D:28cm×2
Lot明代木漆金彩护法立像
H:45cm
来源:神户知名藏家旧藏
Lot汉代青铜鼓
鼓:D:57cm;H:36.5cm
枱:H:68cm
注:附青铜鼓说明木板
此铜鼓鼓面平整,弧形鼓腹,略腰,底部外撇。造型端庄,古朴浑厚。铜色包浆自然淳润。由于年代久远,鼓面花纹略有模糊,四周可见正中铸有太阳纹,九芒,凸起,以太阳为中心,伴多道弦纹,形成回旋形构造,或是反映了当时之人对雨水之渴望。鼓腹鼓底层叠网纹羽纹等几何纹饰。
本拍品
铜鼓,乃是一种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在古代常用于战争中指挥*队进退,是战时用于进攻的号角;祭祀时作驱*拜神,宗教灵物;也常用于宴会、乐舞。
据随配木牌纪录,此鼓为日本著名汉学家内藤湖男从彼时之山东青岛获得携回日本,或为诸葛亮南征时所铸造。广西壮族博物馆有类似藏品,完全相同拍品少见。
Lot明代古铜制马形香炉
L:74.5cm;W:19cm;H:49.5cm
来源:原美术馆旧藏。
原美术馆的建筑是年由日本知名建筑师渡边仁设计,原美术馆内部的西洋馆被视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存在。在原美术馆开馆之时,它可以称作是当时日本现代美术场所的先驱,每年举办多种艺术活动。馆内收藏着奈良美智,草间弥生等艺术家的代表作品,还收藏了众多国家的近千件高水平艺术作品。
Lot清康熙古铜制龙钮莲瓣纹钟
「康熙四十二年制」款
H:39cm;D:30.5cm
此件康熙二十四年制铜钟造型古朴,自圆弧形钟顶以下,钟体略微外敞,至钟裙处明显外敞呈喇叭状,八耳波曲状钟口。八耳波曲状钟口,又因形似卷边的荷叶而可俗称为「荷叶口」。钟壁数圈纹线做装饰,钟钮为共享一个身躯的双龙形蒲牢造型。钟蒲牢前爪屈曲抓握在钟顶上,大口开张,双目圆睁,双角上伸,龙发后扬,脊背拱曲。整体线条流畅,纹样清晰,遒劲有力,栩栩如生,为此钟增添了颇多动感之美。
Lot清乾隆贵妇人发饰一组
尺寸不一
来源:神户知名藏家旧藏
此拍品为一组四盒钿花组合,均为传统点翠之软翠制品。由于颜色深浅立体效果需要,或亦有使用孔雀细羽搭配。点翠工艺为中国传统首饰加工工艺。软翠即以翠鸟之细绒羽一丝丝粘于金属框架,以展一抹娇媚之蓝。本组钿花又搭配珍珠、宝石、缨络等顶级材料,制作极其用心精美。
左:故宫藏品光绪帝皇后所穿吉服佩戴之铜镀金累丝点翠嵌珠石凤钿(正面)
右:故宫藏品光绪帝皇后所穿吉服佩戴之铜镀金累丝点翠嵌珠石凤钿(背面)
钿花为满族贵族在钿子上使用之配饰。按《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妇女着礼袍褂时,头上所带者曰钿子。钿子分凤钿、满钿、半钿三种。其制以黑绒及缎条制成内胎,以银丝或铜丝之外,缀点翠,或穿珠之饰。」使用时覆罩在发髻上。钿上之钿花,均可拆卸,以便于使用者依据喜好及流行款式,变化使用。
根据所装钿花之多少及样式,钿子分为半钿、满钿和凤钿。本组钿花整体样式以凤凰造型居多,故当属最为隆重之凤钿钿花。经查阅资料发现,此组钿花与故宫所藏光绪帝皇后所穿吉服佩戴之铜镀金累丝点翠嵌珠石凤钿(图)之品极为相似,当可推测其主人当非后即妃,后宫地位当为顶级尊贵。
Lot清代*花梨南官帽椅一对
L:57cm;W:44cm;H:95cm×2
香港拍场
此次香港专场当中的中国瓷器艺术品也为藏家朋友们带来了数件跨越不同朝代的珍宝佳作,从西周时期到18世纪,其中大多数藏品都为来源清晰的佳作,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