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明清家具和小件收藏中碰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辨认材质到底是海*还是越*。我们知道,*花梨木表面特征及散发出的气味都很特殊,将它从其他木材中区分出来并不困难,但产自不同地区的*花梨之间仅有细微差别,因此区分海*和越*有时却不容易。
现在,我国海南省的*花梨树已经被砍伐殆尽,而越南偏远地区还有少量尚存,但也受到严格的保护和控制。受存世量、文化内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产地的*花梨价格差异巨大,越南出产的*花梨价格仅为海南产*花梨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中间不小的差价是导致长期以来海越之争的主要原因。
如果仅以两种木料的典型特征来区分海越还比较简单,真正使问题变得复杂的是,在许多传世明清*花梨家具中,其木材具有典型的越*特征。于是有专家解释说,古代越南也将当地特产*花梨木进贡明清帝王,传世*花梨家具自然就有越*特征;也有人进一步阐述其实从交通运输上越南更为便利,毕竟海南岛与内地隔着一条宽阔的海峡。即便如此,又该如何评估越*特征的传世明清家具的价值呢,于是专家们又提出了明清老物件不分海越的说法.....
如今“国宝档案”专题报道“大明皇帝爱奇木”另辟蹊径,只谈海南*花梨而忽略其他,一句“尤其是海南出产的*花梨,更是以行云流水的纹理,圆润剔透的质感扬名天下”便为孰好孰坏下了结论。看来在今后的*花梨收藏中,抓住海南出产的*花梨典型特征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