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木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底部老皮壳被除尽,黄花梨方桌仍是原来头家
TUhjnbcbe - 2022/12/31 22:24:00

清*花梨攒牙子八仙桌,边长99.2,高85.1厘米,估价至万元。

藏品外观很好,色泽比较均匀,挑不出什么大毛病,手感一流,木友们有爱不释手的感觉。

桌子底部干净、整齐,露出本来的木色,显然经过了刻意清理。

板心下安两条穿带,另有一根纵向的底枨,在明式方桌中并不多见。枨子表面新切、棱角分明,像是年久失修后另加的支撑件。

边抹、牙子、板心及穿带间缝隙也干干净净,能够证明各构件间相互关系的老底已经荡然无存,种种迹象表明桌子曾被打开过。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下极有修配或更换的可能性,藏品原装度降低,收藏价值便大打折扣。

然而,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板心下的纵枨两头出榫,且位于抹头正中位置,可知设计之初即如此,并非后来修配使然。

纵枨新切的表面上,有一团团墨色,集中于虫眼密集处,原来这些地方本身较低,切削时未将其完全去除,黑点处正是残留的老皮壳。

同时还注意到,和纵枨一样,抹头的部分内表面也被削平,显然也是后来修整的结果。

我们知道,受木料尺寸限制,古代匠师在开料时,将不完整的一面简单处理后,用于构件内廓,如上图腿子内侧,攒牙子方桌的右抹头和纵枨,均属于类似情况。

由此推测,*花梨家具成为收藏品之后,早期的一位藏家把它彻底拆开,将尘土、污渍等除尽,还顺便将纵枨和抹头上的不规整表面削平。

大功告成之后,藏家满心欢喜,终于有了既漂亮还不脏兮兮的老家具。殊不知破坏了原始皮壳,藏品被置于完整性不清的窘境。

好在经过仔细分析,还原出方桌各构件本来如此,它是一件原来头的老家具。

1
查看完整版本: 底部老皮壳被除尽,黄花梨方桌仍是原来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