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木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花地艺拍2022秋拍琳琅集文房雅玩及
TUhjnbcbe - 2023/2/8 1:38:00
免费视频网站vip账号和密码 http://www.jpm.cn/article-123588-1.html

文房雅玩,形微体轻,与重器大件相比属小器物。然而正是这些小玩意,却又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知识载体,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是物化了的民族传统,它的丰富的功能,独特的造型,以及千姿百态的制作工艺与材质,凝聚历代文人的智慧与审美,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彩、品味高雅的艺术世界,也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

“琳琅集——文房雅玩及诸家私人收藏”专题拍品来源于国内重要私人藏家,本专题将呈现多件雅趣逸致的文房小品:铜炉、茶器、笔筒、插屏、赏瓶、人物造像等等,其中不少拍品以花梨木雕或铜铸熏炉打造的珍贵文房陈设,不仅能增添空间雅韵,亦可彰显藏家的修养与气质。

花地艺拍秋拍即将开拍

汇东方器物之美,集琳琅满目之意

文房雅玩精品赏析

Lot.94清博及渔人造德化窑自在观音

H:19cm

无底价

来源:泉州老户出

Lot.96清*花梨透雕岁寒三友笔筒

H:12.5cm

RMB:5,-8,

Lot.99民国抛光铺砂思亭壶

H:7.5cm

无底价

来源:泰国潮籍藏家旧藏

Lot.清铜鎏金寿桃大熏炉(附原座)

H:7cm

RMB:5,-55,

铜铸果实形熏炉始见于明。此熏炉为精铜脱胎而成。熏炉的造型撷取自然界的植物寿桃,寿桃根部镶嵌一枝干四处蔓延,使得大寿桃上又满挂小寿桃,枝干迂回,树叶翻转,皆栩栩如生,缠枝花叶托底做底座,设计巧妙。该寿桃形体硕大,制作工艺难度较大,应为大殿陈设之物。

Lot.清道光豆青地青花加彩暗八仙包袱瓶

H:6.5cm

RMB:10,-20,

参阅:《岭南私家藏珍》P

瓶口呈捏贴式包袱口,束颈,溜肩,鼓腹,圈足。颈部上饰一包袱巾,故称此为“包袱瓶”。瓷器上包袱纹饰始烧于清康熙年间,此等设计当与宫中风尚有关,当时呈贡物品多有绶结或包袱巾以饰。“包袱”因与“包福”谐音,且“绶”与“寿”同音,故寓意幸福吉祥,多喜用之。

Lot.民国霍津关公夜读(原作)

H:2cm

RMB:40,-65,

来源:香港胡锦超旧藏

霍津:民国年间石湾陶塑名家。广东石湾人,由于驼背,人称“驼津”。擅塑仙佛人物和动物,尤以塑牛闻名于世。传世塑牛作品多为素胎,能逼真地再现牛的神韵、形态,以及纤细的牛毛,世称“霍津牛”。

Lot.4明末清初铜错金银丝簋式炉

L:15.5cm

RMB:,-,

来源:1、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Lot.

2、天津文物年12月10日(附证书)

高钮拱形盖,束颈、鼓腹、高圈足,颈腹间双耳。此炉器形乃为仿商周时期青铜簋之样式,外壁又采用嵌金银工艺装饰,纹样也作青铜器之式样,云雷纹、饕餮纹等遍布器身。虽已无商周时之气魄,但亦有端穆冷峻之气势。

Lot.44明末石叟款铜错银戟耳炉(附原座、连盖)

H:11cm

RMB:28,-5,

来源:东瀛藏家旧藏

石叟,明代晚期的著名铸铜僧人,其制铜独善银丝镶嵌,在制作好的铜器上錾刻或浇铸前预留出纹饰浅槽,将银丝、银片镶嵌其中,经过打磨后形成铜中嵌银的特殊装饰效果,与春秋战国时期经典的错金银工艺相似。石叟铸铜,往往将铜料与其他金属合金铸造,独创出色泽乌黑、庄重典雅的艺术效果与铸铜工艺,其作品多铸造文房用具、佛像,作品上常刻“石叟”二字款。

Lot.45清广作珐琅折枝花卉纹茶碗

D:11.4cm

RMB:20,-50,

来源:日本藏家旧藏(附共箱)

Lot.48清竹雕瓦当纹帽筒(一对)

H:28cm

RMB:5,-8,

Lot.49

年刘泽棉笑佛(原作)

H:27.5cm

RMB:,-,

来源:澳门重要私人收藏(附证书、作者合照)

石湾窑瓷塑,作和尚立像,人物刻画写实传神,布袋和尚脸庞方圆,耳朵硕大垂肩,鼻头厚实,咧嘴而笑,眉间一白毫,身披白色长袍。神态坦然自若,其笑容自然,给与人心胸广阔,无忧无虑之感。比例和谐,造型写实,为当代石湾窑瓷塑精品。

作者简介:刘泽棉(-),生于四代相传的陶艺世家,师承叔公刘佐朝,并深受刘传等名家的影响,国务院颁发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工艺美术家,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Lot.龙泉窑贴塑龙纹大盘

D:cm

RMB:5,-8,

盘折沿,弧腹,广底,浅圈足。通体满施青釉,釉层肥厚滋润。盘内壁刻划海水波涛纹,盘心贴塑戏珠龙纹,龙体矫健有力。盘外壁模印成菊瓣纹,菊瓣中心出筋。胎骨厚重,釉色纯美,视觉效果极佳。

Lot.明龙泉青釉刻缠枝菊纹罐

H:25cm

RMB:,-,

此罐圆口微撇,束颈折肩,斜腹下收,圈足,露胎处有较为明显的火石红,此因胎土内部含铁量过高导致的,通身施青釉,釉层偏薄、缠枝莲与蕉叶纹,纹饰流畅泼辣,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在历史上,龙泉窑是以釉色取胜,极少有线条装饰。

Lot.44清潮州金漆木雕人物故事大插屏

H:99cm

RMB:5,-8,

Lot.清乾隆碧玉巴洛克式西番莲纹碗

D:14.6cm

无底价

来源:江苏省文物总店旧藏

碗为碧玉整料琢制而成,质地翠绿莹润,色若熟韭,迎光而视,纹理自然沉穆,柔美清雅。口沿外撇,广腹渐敛,底承圈足。腹部以浅浮雕刻巴洛克番莲纹,刀工简洁、大方。为乾隆时期典型的痕都斯坦工艺。

Lot.清道光青花釉里红闲趣图象耳瓶

H:19.5cm

RMB:25,-5,

此瓶呈琵琶尊状,两边各饰象耳,以青花点缀。瓶外壁以釉里红绘渔樵耕读山水图,笔触硬朗洒脱,通景山水,意蕴悠长,具有典型嘉庆至道光朝山水纹饰的特点,釉里红发色鲜艳,堪称清中期山水题材的成功之作。清代釉里红的烧制,经康、雍、乾三朝的高度发展,至嘉庆朝已趋向停滞保守的状态,烧造量明显减少,但道光一朝釉里红瓷仍有烧造,由于铜红的呈色难以控制,因此发色鲜艳的清中期釉里红瓷器少之又少,此件呈色之佳实属难得。

Lot.民国粉彩开光花卉纹观音瓶

H:.6cm

无底价

Lot.清粉彩福寿水盂

H:7cm

RMB:5,-9,

Lot.50卵白釉模印龙纹高足碗

D:12.2cm

RMB:8,-15,

景德镇窑枢府釉高足碗,碗体呈碗装,柱形高足,中空,通体施乳白色枢府釉,足底及足内露胎无釉。碗内模印龙纹祥云,纹样生动、清晰可见,属此类高足碗中精品。元代可见类似风格。

Lot.59明正德矾红阿拉伯文盘

D:16.8cm

RMB:,-5,

来源:西安回民街户出

Lot.56清同治粉彩堆塑博古纹六方桃耳瓶

H:58.5cm

RMB:20,-40,

本品瓶呈六方形,双寿桃耳,腹外壁粉彩堆塑博古纹,纹饰色彩丰富,造型大气,胎质细腻,釉层均匀,布局疏密得当,工艺繁复,图案多而不乱,雕刻生动有力。是清代大件瓷器的精品。

1
查看完整版本: 花地艺拍2022秋拍琳琅集文房雅玩及